常言道“勤有功,戲無益”,但近年流行的Playgroup已告訴我們遊戲對兒童成長發展的重要。我們肯定兒童天生愛玩,要讓兒童“從遊戲中學習”。既然“玩”是那麼自然的事,“玩”自然也是父母和子女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竅門。我嘗試跳離“遊戲對提升兒童各項發展的功能”這個利害層次,跟大家分享我如何從“愛”出發跟兒子玩的經驗。
我有兩個兒子,分別是十六歲和十八歲。他們年幼時,我幫他們沖涼,趁機跟他們玩水和浴室可以玩的遊戲。
- 我給他們一些冰粒,讓他們感受冷熱的對比之外,也讓他們將冰粒放進浴缸中。他們最愛看冰粒融掉的過程,他們感到好奇,就足夠了;我不用解釋水的三態。直至有次他們問我,我才跟他們一起做冰粒,知道水放進雪櫃的冰格會變成冰了。
- 放他們入浴缸,給他們一些finger paint顏料,讓他們用手指在浴室瓷磚上畫畫,畫完後為畫作拍照留念。大家不時翻開來看,又能開心地回味。這種浴室畫清洗方便,用水一沖就乾淨了。每逢上洗手間,兒子們見到浴缸旁的瓷磚牆,便會思考下次畫甚麼?
其實,平凡家庭生活也可以創造出多樣化的遊戲來:
帶他們出去公園散步時,我會給他們一些任務,例如尋找蝸牛出沒、尋找五塊据齒狀樹葉等,我可以靜靜散步時,他們又可以四周觀察和玩,大家都開心!
出外旅行時,我會和他們玩拍照遊戲。我們先以雙手手指變成四方相機,用此相機以360度看看這裡有哪個人或哪件物件最吸引自己,用“相機”拍下來。接著,問孩子:“你猜猜我的照片裡拍了甚麼?”孩子可以問:“是人還是物件?”只可以回答“是”和“不是”,要老實回答。請他們猜猜,或可以繼續發問,讓孩子以問題抽絲剝繭,直至找出答案。他們從而增加認識彼此的喜好,增強溝通技巧。這遊戲連道具也不需要,其實玩,有時可以很簡單。
當他們升小學,戶外活動更多。我怕曬,又不喜歡運動,所以游水、打波、露營、踩單車、沙灘足球等,就交由爸爸去安排。我就在旁遞水遞毛巾,和打點冷飲及美食。對於安排美食,我有時會給他們一些趣味,例如在公園吃三文治,除正路餡料如煎蛋、芝士、蕃茄等,我又試過準備M&M朱古力豆夾麵包,把山竹牛肉切片夾麵包吃,罐頭忌廉湯和四方果啫喱就用來塗麵包。這樣的三文治賣相確一流,味道方面,因為好玩、有趣,大家都覺得好好味啊!
到現在,要跟家中兩個性格和嗜好不同的青少年玩遊戲,就要花點心思。我會玩一些不需思考和太高智慧、但又充滿刺激的桌面遊戲,例如“德國心臟病”;令煩惱甚多的少年人有輕鬆忘我的時候。玩完一起入廚房煮糖水,在自然的情況下談談他們最近的開心事或不愉快事情。玩,對我現階段來說,已轉化成為傾訴前的情緒準備。
我相信幫助孩子身心成長,不是遊戲本身,而是陪著孩子一起遊戲的人。遊戲只是一個平台,給孩子與父母共處空間才最重要。
現今普遍父母因生活壓力大而減少與子女玩遊戲的時間,又或者以為子女升高小,功課多,就不應玩太多。然而,從我接觸過的兒童明白到,不論子女讀哪個年級,都渴望跟父母開心地玩樂。他們需要平衡繁重的學業,也希望藉此讓父母關心自己的需要。父母在子女的心中永遠是最重要的人,盼望父母能珍惜與子女一起的年日;把握與子女的玩樂時光,讓子女愉快的童年回憶中有你!
陳芝瑛
資深兒童事工工作者
兒童及合家歡節目製作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