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父母講座:「贏在起跑線?」──余德淳博士



「每年我都替很多孩子寫証明課外訓練信件,我的推薦範圍是孩子擁有其中某項特徵:自信、自發、樂觀、擅談、合作、耐性、責任和細緻。經驗告訴我,校長看到這些字眼,就會引起接見的興趣,因想看看有這些素質的孩子是怎樣的。現今家長值得三思:過早強迫孩子學習多種智能技藝,可能令孩子對接收訊息厭倦,落後者更早出現自卑。」這個講座將由EQ專家余德淳博士與成功培育好品德及上進心的家庭對談,揭示正確的教導子女智慧。


 

贏在起跑線?


日期:2015年4月16日 (四)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 香港金鐘夏慤道16號遠東金融中心1字樓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

收費:個人港幣80元
                      (4月1日前報名,早到鳥優惠:港幣60元)

   夫婦二人港幣130元
                        (4月1日前報名,早到鳥優惠:港幣100元


查詢報名登記請聯絡「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電話:2851 3460       
電郵:info@cmcg.org.hk     或  2015年4月1日前到天道書樓(書室各分店位置)購票。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博師奶祝福:喜氣洋洋﹗身心安康,力量滿滿﹗


好想在這裡跟我的朋友們拜早年
祝福大家:

出入平安、
身體健康、
一團和氣、
喜樂常在、
恩典滿載﹗




博師奶敬賀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父母專訪:愛「買餸」的爸爸---屈偉豪博士


一位習慣和太太一起買餸的博士級父親,會給人什麼感覺和印象呢?如果猜想他是一個愛家的爸爸,總不會錯吧?屈偉豪博士說自己是「活動型、服侍型爸爸」,喜歡買餸、加餸,一於以行動為證;證明愛家庭、愛孩子、愛太太,沒有「齋Talking」﹗



「買餸」是夫妻activity

屈博士是伯特利神學院專任講師,是基督教有名的家庭、婚姻輔導員。他舉行過的大型婚姻家庭講座,深受父母、教牧人員歡迎。他和太太屈黎懿堅博士是同行,育有三名千金。夫婦平時除了工作,都將時間留給女兒和對方。然而,相比起女兒,屈博士認為首要是維持穩固的婚姻關係,因為這個才是管教的基礎。「有穩固的婚姻先可以建立穩固的家庭,有穩固的家庭,先可以管教好子女。」


事實上,屈博士夫婦在家要陪伴女兒,回到學院又要忙於教學及輔導工作,還有大大小小的講座要應付,可謂各有各忙。哪有時間穩固夫妻感情?「盡量找些可以一齊做的事,『溝通』是大家也願意花時間給對方。訪問前,我們剛剛一齊買完餸回來。」屈博士透露打從建立家庭開始,他和太太就有一起買餸的習慣,他形容買餸是他們「夫妻activity(活動)」。「我們買餸一向都不用家傭幫手!」為了加添浪漫色彩,兩夫婦有計。「每年都有一次租酒店住,無目的的,只是要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在一起,真是很重要。


吃喝是獎勵

也許二人同是專業輔導人員,特別懂得互相扶持的技巧吧﹗究竟在家是否會互相輔導呢?「我們只是傾傾偈而已。」他透露兩人的話題是家事,承擔家庭要有商有量。「我們通常都是傾談、商量,彼此商量好才實行,家裡有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共同商量出來的。」對於管教女兒,他們也要求口徑一致。「要back up(支援)﹗一個人不夠『牙力』(說服力),要幫口。如果媽咪說幾句,女兒發脾氣的話,我就去調和、調停,自己要曉得走位啊﹗『唔好咁樣對媽咪,媽咪為你好啊﹗』」若然女兒不聽勸告,屈博士惟有自貶一下:「『做阿爸真陰功呀﹗』女兒知道我不高興,自然也會收斂。」


除了生理及扮靚問題,其他事情,作為爸爸的他,都能和女兒們分享、分擔。「她們扮靚不會來找我,話我老套。」屈博士稱不會讓女兒太過注重物質享受,如需要獎賞,多數獎食物而已;特別是小女兒。「請吃雪糕,如果有空檔就請吃下午茶,買串燒小丸子、三文魚加餸,大家已經好開心。給少少鼓勵,讓她們知道Daddy是愛錫她們的。」始終充足的關心比物質對女兒更重要,「有次女兒跟我分享,說她的同學逛街後,都不願意回家。女兒覺得同學的家雖然比我們富有,但是我們的家就開心得多了;覺得自己很幸福,知道我們愛錫她。」屈博士表示女兒會拖著他逛街,邊行邊講,嘻嘻哈哈﹗


旅行有偈傾

屈博士形容自己是活動型和服待型爸爸,凡事身體力行。在教學以外、講座以外、輔導以外,就是家庭活動。「我很重視跟孩子一起的時間,跟她們傾計,故意東拉西扯,什麼都講講。跟她們一起玩,去打羽毛球,去石灘捉蟹仔,放風箏(雖然常被人家切斷線),去花墟、去金魚街睇金魚…...」他的孩子在美國出生,幾歲已經跟他去划艇;最重要的當然還有買餸、食飯。


「我要求晚上一家人要一齊食飯,有時一齊去超市買餸,一人推一架車仔。星期五就一齊出去食糖水。她們還小的時候,經常一家人參加本地旅行團,去濕地公園、塔門玩。」可是,當孩子慢慢成長到中學,便開始不參與。於是,屈博士改變策略,「去外國旅行,搭飛機她們一定去。大家一齊傾旅遊目的地,旅程中傾偈,講故事,講笑話,是全家都接受和期待的節目。」無論大小的家庭活動和旅行,都有奇妙作用。「很難做些事去留住孩子,找一樣活動是全家人都喜歡參與的,感情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了。」



服侍無問題

屈博士教學及主持講座,總愛以輕鬆、風趣的方式表達,在教導三位女兒時又如何?「她們去街,我要求她們不要夜歸。十一歲的小女孩,我講明出街要由我陪伴。零零碎碎的,片段式去教。是刻意的,但不是很公式化。」也許沒有古板父親的作風,他更接受給女兒隨意使喚。「我平時是開校車的,送她們上學後,我就上班。放工後,我就接載她們回家。『老豆,斟杯茶俾我。』經常『點我做嘢﹗』不知道為何個個都試過沒有帶齊東西上學?打電話叫我駕車回家替她們尋找。有時『整古』我,摸我肚腩。哈哈﹗」


有朋友覺得他太縱容女兒,給她們太多選擇權。他卻不在意:「我的家不似傳統家庭,她們的行為我能接受,她們會直接表達自己的要求。我對她們同樣有教導,只是不給予太多限制。最少到現在,她們的行為沒有偏差。我要堅持的原則,她們都能遵守。遇到問題,會回家跟阿爸傾。」屈博士認為做父親要恩威並濟,有些原則該堅持的,就要「硬硬淨淨」。有些時候,就放下形象和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缺少一種,都會令關係發展失去平衡。「孩子有問題時,不找你,不理你,那時就大件事了﹗」 miu


溫馨重溫:初次刊載2007年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專家教細路:因「材」施「校」 我就是資質平傭





因「材」施「校」
我就是資質平傭


一次在銅鑼灣某名校對著二百多位家長演講,在開場前我問眾家長當天晚上最想聽到甚麼呢?一位爸爸舉手:「我們想知道你怎樣可以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因為我都想幫個仔『部署』一下。」我回應:「你是做警察的嗎?用上『部署』這字眼。」大家哄堂而笑。

現在揍大一個小朋友相信最令家長頭痛的問題應是選學校的問題,有報導指有家長為女兒報讀了8間私立幼稚園。我有一位好友的女兒還未滿月,就已經問我那幾間幼兒園好,好讓他可以「排定隊」。今年九月入學的小一統一派位又開始接受報名,某些區域因有大型的公屋落成,如九龍城區及土瓜灣校網,故學位競爭相信會更加激烈。小學畢業後,又煩惱揀中學問題,若揀到一間能夠有90%以上大學入讀率的中學,就如中得大獎一樣開心。

有自信才可以健康成長


當然,家長「部署」孩子入讀名校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或許認為孩子入讀大學機會高些,或許成才又會容易些。但問題是入得到名校真的對孩子的成長是好的嗎?早前看到一位曾在將軍澳區名校就讀的學生,讀到中三已經完全跟不上進度,只靠抄功課及出貓度日。另一名校生就說一天最多會有十九份功課,怎樣努力都跟不上,完全沒有自信。過去十年,我曾輔導很多家長,他們就是千方百計把孩子送進名校,現在又千方百計協助孩子找輔導,跳出困境。而落入最大困境的不是孩子,其實是家長,因為往往是他們不捨孩子讀名校這光環,想孩子留在名校。我跟他們說,要讀某些名校,若家長沒有「財力」和孩子沒有「才幹」的配合,苦了的只會是孩子。


在功課上、在家庭背景上容易被比下去的時候,孩子的自卑心態容易產生,試問一個孩子在中一時已開始被這樣「踩」在最低,對於他們的成長會好嗎?將心比己,若你在公司每年每月的業續都排到最後,公司的上司或老闆永遠看不起你或根本看不到你,你在幾有名的上巿公司工作都不會快樂吧!我自己都是一個例子,住在彩虹邨的我,不知何故入讀了聖約瑟英文小學?補習社都說這校的英文程度比較同區同級的,至少深兩年。我由小一幾乎包尾到小六,第一,程度跟不上;第二,同學說去歐洲旅行、去日本旅行,我就只去長洲探戒毒的父親;第三,放學時,他們有工人姐姐,有歐洲名車等放學,我就幾乎每天留堂至晚上七時,才獨自摸黑回家。


我和以上曾讀名校的失敗者如何翻身呢?他們的父母親讓他們轉到適合他們的學校,慶幸我中學時入讀了第五組別的學校,第一學期便考第二,「我的自信心返哂黎」,加上好的讀書方法,最終我都可以完成不同的大學學位。盼各位家長,能為孩子精心「部署」能讓他們得以自信及快樂的成長環境。



呂宇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