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婚姻與孩子:為孩子選擇「好學校」



妹明年升讀K3,幾位熱心家長知道我們還未替妹妹安排任何小學,比我們更著急。她們把搜集所得的熱門學校簡介會資料送給太太參考,又慷慨地與太太分享一份她們精心研究出來的學校排名榜。感謝之餘,太太也感到十分迷茫。最後,她還是把「擇校權」留給我。


身在吉隆坡進行教育研究的我,細閱了太太轉寄過來的電郵資料,十分驚訝內容之詳盡。對於學校的辦學宗旨、收生標準、教學方法、課程內容等均有充分的解說和比較;更有在校生第一身分享,心底裡真佩服家長們的心思和努力。我實在有聘請她們作研究助理的衝動呢﹗然而,沒有從排名榜中為女兒作選擇。想了一想,把資料擱在一旁。回覆太太我今早在別人的地方,對著陌生的臉孔,分享了何謂「好學校」。

「好學校」,不在乎他們有多崇高博愛的教育理念,只在乎他們的教師有多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多麼漂亮的口號,沒有落實執行,這就是自欺欺人。

「好學校」,不在乎他們的學生能否科科滿分,只在乎他們能否找出每個孩子的潛質,誘導他們發揮所長。單憑學業成績判定學生的優劣,是對多元生命的可塑性的無知。

「好學校」,不在乎找出每級每班誰比誰強,只在乎他們的學生是否今天比昨天進步。常高舉名列前茅的少數學生,卻同時在製造大部份的失敗者。這是個滿有自我形象低落學生,又有少數自我膨脹學生的不健康校園。

「好學校」,不在乎他們的家長會否投訴課程太淺、功課太少,只在乎他們的學生能否享受學習的過程,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常把排山倒海的功課及艱深的課程逼迫學生的,旨在逢迎家長的胃口,這種揠苗助長的手段是在出賣良知、出賣學生。

「好學校」,不在乎他們的學生是否出身名門,父母是否有財有勢?只在乎學生有否自理能力,是否懂得獨立思考?若只以家庭背景作為收生標準,這將會是一間「窮得只剩下錢」的學校,出產的只會是「低能力」的畢業生。

要成為一間好學校,就要給老師空間、時間去了解每一個孩子,能愛每一個生命。



教育是生命的塑造,是出於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接納、欣賞和鼓勵,只要在校園隨便走一圈,看看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就能找出彼此相愛的證據。 

假如能遇到一班經常停下來,不追趕教學進度,願意蹲下來與學生同哭同笑的老師。我想,這才是我家孩子的福氣。當然,最美的是每位老師都能夠以基督的心為心,愛祂所愛;教育好每一位所遇到的平凡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寶貴,從此不再平凡。

祈求天父憐憫,給我們智慧去為孩子選擇一所好學校。

三個孩子的爸爸
歐偉民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心靈共舞:給予愛的鼓勵《指引》






知道嗎?有效的鼓勵,除了有助孩子建立自信,使孩子可以在一個正面的環境下成長,更可培養出正面的性格特質。我們現在一起看看有效鼓勵孩子的方法:

 1. 欣賞孩子,由心而發欣賞孩子。哪怕只是一個小進步,哪怕四周的人都看不起孩子,父母都可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可是,欣賞不是「孩子,你真好!」。欣賞是「真誠 +關愛 + 具體原因」。

 2 . 鼓勵的形成有許多種,有語言的和非語言的,有物質的和非物質的。語言的可以是父母的一句讚美、一句認同,非語言的可以是父母的微笑和揮手,非物質的可以是與孩子到郊外共渡歡樂的下午。這三種形式的鼓勵都有助孩子的成長。唯獨物質形式的鼓勵,卻為荼毒孩子的心靈,使孩子變得功利起來。

 3. 尊重孩子,不過渡干預孩子,也是鼓勵他們的一種方式。孩子的成長,往往來自父母的放手;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尋找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學會承擔,學會獨立。鼓勵,就是尊重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4. 鼓勵孩子,就是著重事情的過程而非結果。試想想,當你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時,縱然最後失敗了,輸掉了,但我們仍期望別人欣賞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就是這麼的一句話,叫我們不問結果,繼續向前。孩子的心理也是如此!孩子往往能夠從父母親的言語、表情、動作等,知道父母的期望。許多的孩子,就因為自知自己滿足不了父母的期望,而採取放棄、逃避的態度。

 5 . 鼓勵,就是協助孩子創造成長的感覺。不要告訴孩子「為何你這麼大還不懂……」而是經常在生活中告訴他們「你在長大中、成長中、進步中;你是有用的、有價值的、被需要的;你可以接觸更高的天空;你可以發展更多的才能;你可以……」

 6 . 鼓勵,就是開心的、興奮的、溫暖的,別板著臉或面紅耳赤地鼓勵孩子。鼓勵也是教育的時刻。在任何教育的時刻,父母都不可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因為這樣只會叫孩子怕了你,以為你很不友善呢!


 註:劉學蘭,《幼兒情緒智慧培養之三:自信》


 陳志耀 Tommy C.Y.Chan


14/2/2014 Have a happy day!!!



 


博師奶  祝福大家

節日快樂,愛意滿滿。天天天晴,日日有勁兒。 


我總認為情人節不單只是戀人、夫婦的節日,也是屬於父母,子女,家人,手足,姊妹,朋友的節日。大家盡情表達愛,珍惜愛吧﹗大家都快快樂樂﹗﹗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家事新聞:正面公平管教 減低長子女壓力



 


些傳統育兒觀念如「大讓小」、「要做好榜樣給弟妹看」是否正確?一項研究顯示,有一成六幼稚園學生的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當中長子女的比例較高。專家同意,父母對長子女的期望和管教容易逾越雷池,造成孩子焦慮不安,父母應以正面方式管教,培養孩子情緒健康。


由城大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進行的「快樂幼苗培育計劃」調查發現,那一成六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就讀幼稚園的長子長女,經過學習八種正面表達自己與待人的活動,包括「戴上眼罩摸黑逃走」學習勇敢、「把撕裂的心貼上膠布」學習寬恕、「寫下感恩字句」學習感恩,以及「自製快樂襟章」學習承諾等,他們的焦慮程度明顯獲得改善,指數由4.97降至4.5。


兒童重視公平


郭黎玉晶表示,父母不期然對第一名子女有較大的期望,緊張他們的學業及表現,故出現調查中「精神虐待」和「漠視犯錯行為」等情況,造成幼兒焦慮。「精神虐待包括不關心孩子、責罵懶惰,或一向很疼愛但突然大聲吆喝;漠視犯錯行為則是孩子做錯事,父母不理會或只管罵,沒有即時告知錯在哪裏,這些都令孩子不知自己錯在哪裏,會擔心及害怕,造成不安及焦慮。」


幼兒的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數字令郭黎玉晶有點意外。她認為父母對長子女要求高,「大讓小」、「要做好榜樣」的概念根深蒂固,容易令年幼的子女出現壓力也不知,「兒童階段重視的是公平,家長卻要求禮讓弟妹,年幼的長子長女會感到不開心,情緒遏抑在心中。」因此,她認為當幼兒做錯事時,父母要清晰地指出錯誤,「例如打架,家長宜告知打架對別人、對自己的影響,後讓孩子承擔後果,如向別人道歉等,只罵而不理會孩子的錯誤,會讓其無所適從的。」


家長心情矛盾


張浩健的小兒子有份參與是次調查,他看到膽小的兒子變得敢於表達自己的創意,感到從幼兒開始正面的鼓勵,效果會事半功倍。對於只有七歲的大兒子,他會盡量不要求他禮讓弟弟,要公平對待。他承認,現今的家長育兒的心情是矛盾的,既知道讓孩子學習多樣的興趣班是在施壓,但又擔心他們不及別人,「惟有讓孩子選擇,他們願意學的話便盡量供給。


正面態度從小培養


一向關注孩子情緒的郭黎玉晶,以往常調查中小學生的焦慮情緒,去年首次調查幼兒的情緒健康,聯同八家幼稚園共368名二至六歲幼兒及其家長,進行為期一年的追蹤調查,並觀察正面的管教方式對幼兒情緒有甚麼幫助。


今次的調查讓郭博士更清楚孩子焦慮的根源,情況不容忽視,「焦慮是不容易覺察的,小學時會顯現出來,至中學會發展至抑鬱。」她相信,讓孩子多表達內心和正面的鼓勵,從幼兒階段便要多做,能促進親子溝通,「孩子愈正面,便愈能面對和解決困難。」




轉載自《晴報》:





博師奶有話兒:

不管是不是長子女,對這個話題總有些體會,「大讓小」是爸媽動輒說出來的話,曾經習以為常;但中間亦偶爾出現一個詞語,叫做「偏心」。

今天讀到這一段新聞,好像領悟到甚麼。曾經聽過有人說:「事事以妹妹為先,因為她較小。可是,你可有了解家姐也只得三歲而已。」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博師奶:無可替代的媽媽...蘿蔔糕








年假期一轉眼就過去了﹗博師奶初五已經開工大吉啦﹗
在這裡再次恭祝各位:
馬年愉快﹗身心安康﹗新年進步﹗



些博師奶的老朋友會知道,博師奶的廚藝認真「麻麻地」。所以今個新年話自製糕點,都是放棄了,繼續吃媽媽自家製的蘿蔔糕過年。好好味,獨一無二的味道;隨著媽媽年紀愈大,愈來愈好味。任何名牌子的糕點都比不上她造的,吃到窩心的感覺。




吃著吃著有個想法,我真要「的起心肝」跟媽媽學造。學成就造給亞女吃,讓她吃到媽媽獨有的蘿蔔糕味道,享受到媽媽的心意,過感動的新年。




她慢慢長大,終會知道要珍惜,媽媽給予的多麼美好﹗媽媽真是無可替代的﹗名廚都要讓開,哈哈哈.…..







 


請教:

請問各位高手,煎Pan被我燒燶了﹗怎麼辦?如何清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