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專家教細路:誰可給他一條生路?(二)


──兒童及青少年自殺現象與迷思 

對於有精神病、性格障礙,成長於惡劣家庭環境,在人際、學業路上跌跌踫踫的年青人,我們未必能給他們鋪一條坦途,但我們能否擦亮我們的眼睛,透視他們的處境,嘗試為他們提供尋死以外的選擇?

認清對自殺的一些誤解與迷思

誤解
事實
我們無法找出那些真想自殺的人。「若真的要死,就不會告訴你。」
意圖自殺的人通常會有先兆和發出警號的。
學業壓力是學生自殺的元兇。
其實每一樁自殺事件背後的成因是錯綜複雜的,包括:精神健康、情緒、家庭、人際關係、適應等問題,不能單單怪罪學校。
企圖自殺的人抱有必死的決心。
大部分想自殺的人都很矛盾,在結束生命與找尋出路中徘徊,他也很希望被人理解、聆聽。
談論自殺會誘發自殺。
不應避諱,要保持冷靜、專注、關懷,讓他感到被重視,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合宜的談論可以令企圖自殺的人感到被明白,能鬆一口氣。
提到會自殺的人通常都是想嚇唬、操控他人,可能不是認真的。
看似不認真的自殺聲稱,都是值得認真看待。即使認為對方是出於要脅,也不可挑戰他,如「你夠膽就死俾我睇。」
企圖自殺者已被交給專業醫生/輔導/社工跟進,抑鬱徵狀已緩和,表示自殺風險會減低。
抑鬱病者情緒有改善,弔詭地自殺風險可能因為能量恢復反而增加。當事人需要得到持續關注。要拿走可供自殺的物件,陪伴他,讓他的情緒得到關注。

給他一條生路:你能作甚麽?

如何令走到崖邊的孩子們重新振作、重建關係、重尋生命意義?每一個孩子的鄰舍也可以有一點微小而珍貴的付出。小如一句鼓勵的話、一個接納的擁抱……能叫生命轉化。

家庭系統
  
建立一個安全、充滿關愛和重視溝通的家庭,是對孩子最佳的保護;讓他們能按才發揮所長,而不會視自己為渣滓、垃圾。在他們跌到焦頭爛額,感覺挫敗、不快時,能退到這「避風港」。孩子需要感受被理解,在混亂中體會人間有愛,生命仍有價值。這方面的實踐是需要下很大的決心。

學校系統
  
學生的精神健康、全人發展和生命教育應得到重視,老師應有足夠的知識和辨識技巧,並介入有自殺風險的同學中,當面對自殺議題/事件不致迴避。同學們當察覺身邊的朋友受精神困擾,感到無助、絕望,甚至有自毀傾向時,要盡快與師長或家人商量如何處理,而不是把秘密收藏。

社會系統
  
促進公共心理衛生,提倡家庭友善計劃;對弱勢青少年接納,對高危羣組識別與支援,提供社區資源輔助。

傳媒
  
避免無謂的渲染、煽情和簡化自殺原因的報導, 免得引起模仿效應。正面的資訊有助宣揚生命價值,鼓勵建立解難能力及勇敢地尋求援助。

網民
  
多關懷、少傷害,不隨便發表或轉發負面資訊,勿肆意批評或揭露私隱,避免在不知不覺間對別人造成傷害,甚至誘發高危者的自殺行為。在網上遇到有心理困擾、有自殺意圖或風險的網友,鼓勵對方尋求輔導或其他社區資源去面對難關。

自殺之後
  
逝者已矣,事情是否就告一段落?每一宗自殺個案都會深遠地影響他身邊許多人。研究顯示,平均每宗自殺案至少有六至七人的情緒受到極度困擾而需要關注。家長是最受打擊的,失去了孩子,震驚、混亂、哀傷、憤怒、羞愧、內疚、失敗、自責及被懲罰等感覺接踵而至,怕被歧視,甚至失卻了做父母的信心。死者的老師、同學、好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創傷壓力,悲傷、焦慮或產生歉疚,因為自以為未能及時阻止悲劇發生。自殺者親友患上抑鬱症或其他情緒障礙,甚至自殺意向都要比其他人高很多倍。在這一段日子,家庭、校園和朋友圈子裡需要額外的支援,讓自殺者親友能好好過度哀傷,情感得到承載,以致能從傷痛中慢慢走出來。避而不談或佯裝沒有事情發生,只會延長哀傷期或令哀悼者的復原變得困難和複雜。

  
不再等到失去了才去嘆息,每一個年青的生命縱然有多少尖刺、軟弱或瑕疵,都是值得我們珍惜的;勿讓他未到期而夭折,生命本不該如此。

「現在常存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聖經哥林多前書1313節,新譯本)信靠那位賦予人能力的主,衪能賜人盼望去穿越眼看的困境,在試煉中憑著愛尋得出路。


鍾吳麗娟
                                                           臨床心理學家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轉載自:家庭‧家情 

專家教細路:誰可給他一條生路?(一)



──兒童及青少年自殺現象與迷思 

第一次遇見同學自殺是在大學二年級。一清早老師召集眾同學宣噩耗她語調沉重簡單交代事件表達哀傷和理解同學難過之情,並呼籲同學快回復正常活動。現在回想這一幕,雖事隔數十年仍歷歷在目。

  二兒子剛升上中一不到一星期,就遇到同級同學跳樓自盡身亡事件。該同學留下遺書,說要學鳥兒於天際飛翔。有同學當場哭了,而大部分同學,包括我的兒子都不明所以然,未懂得如何反應,只知道學校會幫助情緒不安的同學。

  最近團體裡的一個年青人懸樑自盡,大家都感到錯愕、震驚。哀慟不安之餘,不禁反問:我可以幫助避免慘劇發生嗎?

  2012年台灣自殺防治中心發表的數據顯示,香港與全球部分發達國家對比,15-29歲年青人的自殺率為8.8/100,000,較全球的平均率11.4為低;而韓國、日本兩個亞洲國家則高據榜首(自殺率分別為28.918.5)。姑勿論如何,那怕自殺率怎樣輕微,每一個未到期而自毁的生命都是珍貴的,失去了總令人心裡疼痛婉惜。

  香港自60年代以來,經濟飛騰,社會漸趨富裕,但不論成人或青少年的自殺率都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生活在這個高度城市化和高壓的社會,我們可以為他們多走幾里路嗎?


風險因素
  
要如何識別那些可能走上不歸路的高危青少年?可以試從精神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去總結出一些風險因素:

  自殺者有精神病的比率偏高,其中以抑鬱症為最多,其他包括濫藥、酗酒、焦慮症、躁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

  自殺者的心理狀况常感到絕望、被孤立,對解決問題無能為力,思維負面、偏激,甚至二元對立。

  性格常有邊緣人格(情緒不穩定、衝動、怕被遺棄、易怒,人際關係易變、有自我傷害行為等)、反社會人格(違規、欺詐、暴力、不負責任、衝動、缺乏罪疚感等),而自我形像低落的情況也很普遍。

  惡劣成長經驗童年時父母不和、離異、被虐待、性侵犯、目睹家庭暴力等。

  腦部生理功能失調影響其情緒、衝動及暴力控制。

  自殺基因自殺的雙生子研究、領養研究、家族史研究都確定受遺傳基因的影響。

  環境因素例如經歷災難、創傷;人際衝突,如受欺凌、暴力對待、被拒絕、被責駡,與人爭執,與家人朋友、戀人分離,有家人朋友、戀人去世等。此外,家庭失效,成員間缺乏溝通和照顧,社交網絡支援不足;學業失敗和壓力、失業、欠債等也是激發因素。

  仿自殺效應自殺的社會學研究已證實自殺的模仿效應,傳媒渲染、明星歌星等偶像的自殺行為,甚至一些文學作品裡主角自殺,都可以令青少年仿效。

  曾企圖自殺者是高危一族,他們自殺的機率要比其他一般人高一百倍之多。有部分企圖自殺者是以自殺作為要脅操控的手段,或是想獲得關注,例如:有兒童因不願上學與父母爭執,而危站窗台。雖然如此,他們的危險行為是不容掉以輕心的。幾乎一半成功的自殺者曾有企圖自殺的行為。

對於有精神病、性格障礙、成長於惡劣家庭環境、在人際、學業路上跌跌踫踫的年青人,我們未必能給他們鋪一條坦途,但我們能否擦亮我們的眼睛,透視他們的處境,嘗試為他們提供尋死以外的選擇?


鍾吳麗娟
                                                           臨床心理學家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轉載自:家庭‧家情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床邊故事:破繭而出



在莉莉十二歲那年,父母送她到德國的寄宿學校唸書。德國天氣寒冷,有時還會下大雪,使莉莉的腳生了凍瘡,非常痛楚。莉莉因為害怕自己的英語說不好,所以不敢開口跟同學說話;莉莉又害怕迷路,整個月都不願意離開學校半步。這些日子,莉莉差不多每晚也獨自在房間裡哭泣。她給父母發了許多訊息,告訴他們自己有多可憐,她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自己,留在這裡只有痛苦。

原本想得到父母的安慰,怎料莉莉只收到父母一句簡短的回覆:「毛毛蟲必需經歷破繭的痛苦,才能成為蝴蝶,在空中飛舞。」這句話令莉莉想了一整個晚上,她越想越慚愧﹗父母辛勤工作送她來唸書,她卻只會埋怨,不作努力。在那一刻起,莉莉決定要「破繭而出」!

莉莉開始主動跟同學說話,同學聽不懂,她就用比手劃腳來表達。同學給莉莉帶了一對羊毛靴,莉莉的凍瘡慢慢好起來。假日,莉莉跟同學們到城裡遊玩,她看見許多新奇的事物。有一次,她跟同學走散了,她就找人問路,回到同學身邊。

在往後的日子,莉莉雖然也試過生病,試過被壞同學取笑,試過考試不及格,但當她想放棄,她都會想起父母給她「破繭而出」的鼓勵;不再抱怨,而是勇敢面對,想辦法解決問題。一年過去,莉莉回家探望父母,父母看見女兒不單個子長高了,變得獨立了,最重要的是莉莉不再是一個逃避痛苦的小女孩,而是一個懂得與挑戰一起成長的少女了﹗

孩子,你正在經歷困難嗎?你在面對繁重的功課嗎?你與朋友吵架了嗎?你與父母相處得不開心嗎?在面對這一切時,你可能會感到痛苦、傷心和無助…但我們不要把痛苦當成傷害,只會可憐自己的遭遇,這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成長是一趟旅程,旅程中會有睛天,也有陰天的時候;會有走平路,也有上山坡的時候。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只會逃避痛苦,發怨言,就像躲在山洞中,對著空氣說話,眼前永遠只看到一小塊草地。相反,我們不逃避,在痛苦中加倍努力,就像在狂風中仍用力爬上山坡。不但鍛鍊到強壯的肌肉,還能看見山下壯闊的風景。成長必需經歷合理的痛苦,這樣我們才能得到鍛鍊的機會,從而有好的素質,成為天父爸爸合用的器皿。

孩子,你準備好「破繭而出」沒有?

陳志耀T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