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家事新聞:逾半童曾被父母體罰 精神傷害



博師奶有話兒:

教育孩子不是容易的事,但爸媽只要稍為用心一點,又會發現其實不如想像般難。現今世代的孩子,愈長愈聰明,管教確實要用心用力。獎賞與責罰都不可少,然而,獎,要獎得合理,因孩子都曉得分辨何謂「寵壞」。罰,也要包含尊重,父母衝口而出的一句傷心話,比一巴掌的威力更強大。雖然表面不留痕跡,但卻刻在孩子心間,伴隨成長。那是父母無心之失,卻是很不願意發生的事。

多留意自己的說話是了﹗就讓自己習慣多說造就孩子,建立孩子的話。即使孩子令自己不滿,也有很多可以選擇的詞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自己的子女都一樣。

********************************************

【經濟日報專訊】家長緊張子女的學業無可厚非,但若因而動輒打罵,甚至作出精神虐待,對子女成長影響更大。

調查發現,逾半兒童稱曾被父母體罰和精神傷害,主因是學業成績;同時有7成家長承認過去一年對子女曾施體罰,6成曾傷害子女心靈,包括威脅會將子女心愛的物品丟棄、口頭上貶低和羞辱。

防止虐待兒童會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向1,562名13歲或以下兒童和608名家長進行一項就本港和新來港家長及兒童對體罰、精神傷害、獨留和家居安全的態度和理解的問卷調查。

威脅丟棄心愛物品 貶低羞辱

調查發現,受訪兒童中逾5成稱曾被家長體罰,家長主要以手打(75%)、其次是以物件打,如衣架(55%);近半兒童亦稱曾受精神傷害,包括被威脅會將自己心愛的物品丟棄(22%)、口頭上貶低和羞辱(12%)等。

同時,在受訪家長中,7成在過去一年對子女有施行體罰,主因包括學業問題、子女生活習慣,如沉迷打機、經常發脾氣和拒絕服從指示等;有6成家長更承認曾作不同傷害子女心靈的行為。

「精神虐待不但令兒童精神受傷、兒童自尊心受損,甚至影響個人成長。」該會總幹事何愛珠說。

此外,調查指兒童最不想聽到的說話,首位是「你學下人哋啦/你睇下人哋」;而最想父母對他們說是「盡咗力就得啦,我覺得你已經好叻」(見表)。

改用欣賞獎勵 母女關係好轉

現年30多歲的李女士2012年來港,丈夫因工作忙,管教兩名6歲和歲半女兒的責任落在她身上;她稱因居家環境擠擁和在港生活不適應,如說話有口音遭人歧視,所以承受不少壓力。

「大女經常偏食、不聽話、做功課又慢,故容易因此而感到煩躁,曾用手和衣架打罵女兒。」她說亦曾以「人哋生腦你個腦生草」等言語侮辱女,令女兒對她感恐懼,外出亦不會拖住媽媽,一前一後步行,母女關係疏離。

經過防止虐待兒童會輔導後,李女士改用欣賞和獎勵的方法與女兒相處,母女關係好轉,現在女兒更會向她撒嬌和主動拖手。


新聞轉載: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專家教細路:親子五常法




今許多父母都忙於工作,孩子又忙於學習,親子時間真是十分珍貴。筆者雖是位半職媽媽,下午總會待在家中與孩子多親近,但仍感到摸不透孩子的心。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更貼近孩子的心靈,父母或可試試我們自創的五個小秘訣,並常常執行,故我們稱之為「親子五常法」。



. 常聆聽

嘗試細聽孩子的話,不急著回應。有時他們說的有些過份,可我也不會即時糾正,令他感到沒趣的後果可嚴重啊!你以後別想再聽到他們的心裡話了。還有,要設身處地去了解孩子的思想和感受,就算不認同其做法,也可回應其感受,一句「你一定感到很氣憤了」「明白你感到委屈……」真是萬試萬靈啊﹗

. 常接納

當孩子分享其失意和挫敗的經歷時,先不要急著表達緊張和擔憂的心情,也不要即時糾正其錯誤。孩子只希望得到你的體諒和支持,一句「不打緊」便很好了,能讓孩子心情平復下來。

. 常觀察

孩子的行動和表情往往比說話表達的更多,多觀察和留心孩子的言行,隨時給予貼心的幫助: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杯果汁……

. 常欣賞

用心發掘孩子的優點和進步,不要拿他與別人作比較,欣賞其獨一無二,誠心給予鼓勵和讚賞。

. 常禱告

不管你是不是信徒,也可試著每天為孩子禱告,把憂慮一一交託天上的父親,讓祂為孩子安排最合適的路途。每天的煩心事那麼多,許多事情又是憑一己之力不能即時解決的。將其告訴天父,換來內心的平靜和安穩,何樂而不為呢?大多數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心理健康比較好,較少出現憂鬱,每天禱告的人患高血壓的機會少40%。


 何定邦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父母專訪:爸爸「大翻新」的得著──Terry Chan


Learn from experience」「從錯誤中學習」是很多父母的親身體驗。如要大家數出來,多是令人又哭又笑的片段,是極精彩的育兒血淚史。Terry陳國雄跟兒子的經歷,叫筆者聽到目瞪口呆。感恩有驚無險,惟事件足已令Terry來個大翻新,革新了做爸爸的信念;從tight變成soft的爸爸。「別再逼他,跟他多溝通,多了解他喜歡甚麼……」「把他編入我的時間表」,是珍惜的表現啊﹗




 抽時間接他放學

周日早起看電視的人,或許覺得Terry面熟。因他是電視節目「快樂長門人」的運動教練,他本身是聖雅各福群會健體中心經理。作為主管,要處理的事務繁多,但工作時工作,Terry會刻意抽時間跟兒子一起。他的做法令人想到,親子跟工作忙與否有關嗎?重點是否在心態呢?「我很準時放工。每逢星期二下午我會請假,專程去接兒子放學,陪他踢足球。星期六,我就會全日上班,由太太照顧他。如果太太某個星期六要去shopping,我們再調節時間。」Terry把兒子放進自己的時間表,必然要捨棄私人時間。他特別喜歡做的健身,為了兒子,let go!「惟有lunch time做gym啦﹗放工回家就跟他踢波,陪畫公仔。他畫,我又畫,他很享受。」


爸爸重視他,開口告訴他又何妨呢?「『Daddy今晚不做健身,陪你做一些事吧﹗』他說『好啊﹗』見到他很喜樂、很喜樂﹗因他知道Daddy放棄一些事,想跟他一起。」兒子很會表達自己,跟父母有良好互動,有直接關係。Terry認為父母的表達方式是榜樣。「Daddy媽咪今日做過甚麼…今日不開心,在公司給老闆罵﹗引他問『為甚麼不開心?為甚麼罵你?』『他不是有心的,Daddy有些事做錯了,Daddy會改,改好了令公司更好,老闆就不會罵我,會欣賞我。』他說『你下次改了,告訴我吧﹗』一次、兩次、三次…講一個月,他自然會告訴我在學校的情況,『我在學校不開心……』」兒子會哭訴,Terry不阻止。「男孩很少,但他會說『我真是很不開心啊﹗』他不會抑壓。『你哭一會,Daddy在你身邊,會聽你說。』」



 壓力大反彈更大

Daddy在你身邊,會聽你說。」這是多麼有力量的支持。如你是個孩子,你感動嗎?然而,Terry這麼一個溫暖、可親的爸爸,不是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也吃過苦頭,經歷過育兒的辛酸。「他小一前,我好tight。我那時的概念是,一年班開始要很嚴謹,不能給他空間走歪,所以我很兇惡,很似警察。功課上,不好就擦擦擦…教會弟兄姊妹話:『這樣擦,很傷他自尊﹗』」父母的態度一定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就看程度深淺而已。Terry兒子的反應嚇倒他自己﹗「小一開始他經常眨眼,面容扭曲,又有鼻敏感,面部表情看起來奇怪。在學校同學會講,令他更不開心。太太帶他看醫生,轉述醫生的話『看情況好似有Cancer﹗』我的心在10秒鐘裡想到,『不要再逼他做功課,之前還說他寫字不夠直,不要講了﹗想他獨立,要他自己睡,不要再想這些,能一起睡多久就多久……』眼淚不斷流﹗」


Terry擁著兒子不斷哭,兩星期看了7、8次醫生,兒子又快將考試,壓力重重。幸而,Terry及時轉彎,找到出路。不再「要﹗要﹗要﹗」,願意減去一些要求,做一些調節,情況就不同了﹗「有書本教學習讓小朋友release,令他減壓。我們就引入溫書30分鐘,玩10分鐘的溫習安排,應付當時的考試。給他很多愛心,沒有再用語言施壓,改變態度。他的眨眼情況好轉,不知是藥物反應,還是方法有用。他考完試,我請了半天假接他放學,然後去踢波。考完試之後,他就沒有再眨眼。小朋友都有壓力,父母知道如何幫他釋放很重要。」兒子沒事了,Terry總算放下心頭大石。回想這一切,他肯定地說:「學懂了珍惜一些東西。」他也學曉體諒兒子,「我做事很仔細,但他做數學不寫題解,只寫算式,這樣會令我抓狂。但他有自己的天賦和性格,要塑造他幫助社會,不是要他似我。」



 從肯定建自信平台

學習釋放,Terry自覺soft了﹗兒子放學後,可以先玩玩,食茶點,看一會電視,再做功課。字寫得不好,提提他,讓他決定是否要修改。「小孩上學跟大人上班一樣,朝八晚四,很辛苦﹗等他先開心了,腦袋沒有堵塞,再做功課,他會enjoy多些。30比10的溫習考試時間安排,他受落。」作出調節,只願兒子生活愉快。「他有開心童年,是我和太太最重視的。」但又不代表在學業上不需設限,「功課要維持在中間水平,如果要求太低,就沒有信心和動力向上,中間已滿足。」幫助兒子建立自信,運動場上的賽事就幫到忙了。是否勝出才有自信呢?「我很少講贏有多重要,反而講完成才是最重要。」Terry覺得贏不是孩子的意願,是家長的目的而已,他著重孩子先enjoy運動,繼而喜歡運動。


「參加各種比賽,喜歡、不喜歡的都試試參加。他比賽中,我不玩手機,專注看他,找出他優秀的地方。比賽後提出來讚賞,而非挑戰他,『我覺得你某方面可以做好些﹗』要說,也比較少。我會話『我見到你很盡力,剛才有兩個畫面很欣賞你。』他知道Daddy有留意他。贏輸不在意,要先慶祝,因完成賽事。積極正向的鼓勵先行,建立了自信平台,他會再做好些。」兒子喜歡踢波,Terry找到他的興趣,順理成章給他奮進的方向和目標。「儲錢去外國踢波,最重要是甚麼呢?英文要好啊﹗否則,別人話交波給你,你都不知道呢﹗」Terry用時間跟兒子建立緊密關係,只希望他的成長回憶有父母。「他想爸媽賺錢為他舖路,還是想爸媽親近他呢?父母抽離了,彼此便進不到對方的世界。我寧願跟兒子connect,如聯繫不到,說甚麼,教甚麼都無用。去到高中,已鎖不住他了﹗」   miu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家事新聞:名校簡介會10分鐘滿 緊張爸媽狂鬧




名校簡介會10分鐘滿 緊張爸媽狂鬧  
英華小學校長:家長自覺好大

求子女獲心儀學校取錄,有家長每日在校外苦候、寄信表心迹,甚至提出捐款。上周有名校的小一簡介會,4,000名額10分鐘即爆滿,但向隅家長竟致電學校大罵,令校長感慨:「沒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懂教的家長。」

直資名校英華小學的小一入學簡介會,上周三讓家長在網上報名,了解收生情況,亦可即場交報名表;五場簡介會4,000名額,10分鐘內爆滿。

揚言可捐款 只求學位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個個惡言相向的投訴電話,有家長因未能報名而指摘校方登記方法不公平,揚言致電校董及教育局投訴;校長林浣心直指家長「神經質」,令同事「捱鬧」。她指,校方早已表明簡介會內容可於網上觀看,及另行安排日子收集報名表,難以理解家長的行為。林校長稱,明白家長對子女入學緊張,但認為今時今日的家長變本加厲,「覺得自己好大!」失去昔日對學校的尊重,更質疑只是漁翁撒網式報名。

沙田區名校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校長黃潔蓮亦指,家長緊張得小一面試不時代子女「搶答」,令校方要改為分開見學童與家長。黃校長又透露,曾有家長在交表、面試後每日都在校門等;更有家長不諱言:「校長如果你考慮我個小朋友,屋企亦可負擔,捐款畀學校!」即使入學仍未放心,曾有家長請假一個月,「陪太子讀書」。

預備面試 家教勝一切

林浣心坦言,「有怎樣的家長就有怎樣的子女」,曾有家長向學校求助,指兒子對外傭態度惡劣,但該學生與媽媽說話口吻相似,她只好對家長反映,小朋友多受家人影響。她指,每年小一簡介會,均有家長問及應該如何準備,她卻回應毋須參加禮儀班、面試訓練班,因為「一切全屬家教。」

愉快學習6元素 開懷最重要

網上討論區不難發現家長互相比較子女的發展,由長牙、開口說話、每日生活作息時間表,以至識字量等,均一一羅列。

教育局幼稚園校本支援組總學校發展主任楊馮慧懿提醒,幼兒應享有愉快學習的六大元素,包括讓他們自由探索,最重要是懂開懷大笑,不應感到壓力。

對於不少家長認為幼稚園的課程太淺,要求加深,她則認為這是家長「睇教育唔夠深入。」她指三歲小朋友「每日安排多於三小時學習,只會令他們『窒息』。」

從事教育41年的林浣心坦言,不相信操練可令幼童成為「mini精英」,卻肯定會扼殺創意及好奇。


林浣心校長與學生 (新聞配相)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好書必推:輕鬆教出乖孩子




「不少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健康愉快的童年,可在現實中,為了要增強孩子的競爭力,又逼著要讓孩子參與林林總總的學習班和課外活動,一家人總是活在忙碌中,似乎一點兒喘息的機會也沒有。其實,管教和學習可以變得更簡單。

這本書分成四個篇章──管教篇、學習篇、成長篇和世情篇,為父母們提供簡單實用的育兒心得,希望父母們看後能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作者:何定邦 (資深職業治療師和教會牧者)

定價:$68

地點:本書於天道書樓 有售 (直接於Facebook傳訊息購買可享七五折,港幣50)


click入查詢: 蒙恩之家學習及復康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