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父母專訪:愛「買餸」的爸爸---屈偉豪博士


一位習慣和太太一起買餸的博士級父親,會給人什麼感覺和印象呢?如果猜想他是一個愛家的爸爸,總不會錯吧?屈偉豪博士說自己是「活動型、服侍型爸爸」,喜歡買餸、加餸,一於以行動為證;證明愛家庭、愛孩子、愛太太,沒有「齋Talking」﹗



「買餸」是夫妻activity

屈博士是伯特利神學院專任講師,是基督教有名的家庭、婚姻輔導員。他舉行過的大型婚姻家庭講座,深受父母、教牧人員歡迎。他和太太屈黎懿堅博士是同行,育有三名千金。夫婦平時除了工作,都將時間留給女兒和對方。然而,相比起女兒,屈博士認為首要是維持穩固的婚姻關係,因為這個才是管教的基礎。「有穩固的婚姻先可以建立穩固的家庭,有穩固的家庭,先可以管教好子女。」


事實上,屈博士夫婦在家要陪伴女兒,回到學院又要忙於教學及輔導工作,還有大大小小的講座要應付,可謂各有各忙。哪有時間穩固夫妻感情?「盡量找些可以一齊做的事,『溝通』是大家也願意花時間給對方。訪問前,我們剛剛一齊買完餸回來。」屈博士透露打從建立家庭開始,他和太太就有一起買餸的習慣,他形容買餸是他們「夫妻activity(活動)」。「我們買餸一向都不用家傭幫手!」為了加添浪漫色彩,兩夫婦有計。「每年都有一次租酒店住,無目的的,只是要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在一起,真是很重要。


吃喝是獎勵

也許二人同是專業輔導人員,特別懂得互相扶持的技巧吧﹗究竟在家是否會互相輔導呢?「我們只是傾傾偈而已。」他透露兩人的話題是家事,承擔家庭要有商有量。「我們通常都是傾談、商量,彼此商量好才實行,家裡有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共同商量出來的。」對於管教女兒,他們也要求口徑一致。「要back up(支援)﹗一個人不夠『牙力』(說服力),要幫口。如果媽咪說幾句,女兒發脾氣的話,我就去調和、調停,自己要曉得走位啊﹗『唔好咁樣對媽咪,媽咪為你好啊﹗』」若然女兒不聽勸告,屈博士惟有自貶一下:「『做阿爸真陰功呀﹗』女兒知道我不高興,自然也會收斂。」


除了生理及扮靚問題,其他事情,作為爸爸的他,都能和女兒們分享、分擔。「她們扮靚不會來找我,話我老套。」屈博士稱不會讓女兒太過注重物質享受,如需要獎賞,多數獎食物而已;特別是小女兒。「請吃雪糕,如果有空檔就請吃下午茶,買串燒小丸子、三文魚加餸,大家已經好開心。給少少鼓勵,讓她們知道Daddy是愛錫她們的。」始終充足的關心比物質對女兒更重要,「有次女兒跟我分享,說她的同學逛街後,都不願意回家。女兒覺得同學的家雖然比我們富有,但是我們的家就開心得多了;覺得自己很幸福,知道我們愛錫她。」屈博士表示女兒會拖著他逛街,邊行邊講,嘻嘻哈哈﹗


旅行有偈傾

屈博士形容自己是活動型和服待型爸爸,凡事身體力行。在教學以外、講座以外、輔導以外,就是家庭活動。「我很重視跟孩子一起的時間,跟她們傾計,故意東拉西扯,什麼都講講。跟她們一起玩,去打羽毛球,去石灘捉蟹仔,放風箏(雖然常被人家切斷線),去花墟、去金魚街睇金魚…...」他的孩子在美國出生,幾歲已經跟他去划艇;最重要的當然還有買餸、食飯。


「我要求晚上一家人要一齊食飯,有時一齊去超市買餸,一人推一架車仔。星期五就一齊出去食糖水。她們還小的時候,經常一家人參加本地旅行團,去濕地公園、塔門玩。」可是,當孩子慢慢成長到中學,便開始不參與。於是,屈博士改變策略,「去外國旅行,搭飛機她們一定去。大家一齊傾旅遊目的地,旅程中傾偈,講故事,講笑話,是全家都接受和期待的節目。」無論大小的家庭活動和旅行,都有奇妙作用。「很難做些事去留住孩子,找一樣活動是全家人都喜歡參與的,感情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了。」



服侍無問題

屈博士教學及主持講座,總愛以輕鬆、風趣的方式表達,在教導三位女兒時又如何?「她們去街,我要求她們不要夜歸。十一歲的小女孩,我講明出街要由我陪伴。零零碎碎的,片段式去教。是刻意的,但不是很公式化。」也許沒有古板父親的作風,他更接受給女兒隨意使喚。「我平時是開校車的,送她們上學後,我就上班。放工後,我就接載她們回家。『老豆,斟杯茶俾我。』經常『點我做嘢﹗』不知道為何個個都試過沒有帶齊東西上學?打電話叫我駕車回家替她們尋找。有時『整古』我,摸我肚腩。哈哈﹗」


有朋友覺得他太縱容女兒,給她們太多選擇權。他卻不在意:「我的家不似傳統家庭,她們的行為我能接受,她們會直接表達自己的要求。我對她們同樣有教導,只是不給予太多限制。最少到現在,她們的行為沒有偏差。我要堅持的原則,她們都能遵守。遇到問題,會回家跟阿爸傾。」屈博士認為做父親要恩威並濟,有些原則該堅持的,就要「硬硬淨淨」。有些時候,就放下形象和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缺少一種,都會令關係發展失去平衡。「孩子有問題時,不找你,不理你,那時就大件事了﹗」 miu


溫馨重溫:初次刊載2007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