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家事新聞:別做教養殘障父母 孩子需要你




延伸閱讀:


**********     **********    **********

別做教養殘障父母 孩子需要你


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為何故意「缺席」?一篇關於「教養殘障」文章,指香港父母只養不教,把育兒責任「外判」予外傭或學習班,放棄了教養責任,你知道令孩子失去了甚麼嗎?

香港不少父母對子女着緊,怕照顧得不妥當,怕吃不飽、穿不暖、被教不好、怕孩子沒競爭力,結果不惜金錢、孩子未學行已經上不同的興趣班,把孩子時間表排得密麻麻,孩子倦、爸媽更倦,但這就盡了教養的責任嗎?

教養殘障 只敢養教育卻外判

fb專頁「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近日發表一篇有關「教養殘障」父母的文章,身為兩子之母的作者Esther Chu分享她從沒帶兒子參加面試班或學前班,兒子入學前不知返學為何物,孩子跟着父母到處去,她形容自己和丈夫就是孩子的老師,生活就是孩子的課程。

教養孩子是天職 無人可取代

之後,她接觸了更多父母,才知道有些父母,因為對教養恐懼,又或認為自己擔當不了,寧願安排五花八門的兒童活動,又或者將「教」的責任,外判予兒童教育中心、幼稚園,又或祖父母、外傭姐姐等,彷彿成了「教養殘障」。

 即使受過高等教育,卻只敢「養」,作為父母把教養責任拱手讓給別人,很多媽媽不能單獨帶子女外出,總要帶工人姐姐再加祖父母,很多爸爸若要一整天帶孩子,半天已崩潰了,父母懂得替子女拍照放上網,但不懂怎樣和子女玩,連叫子女何時起床也沒能力做到。她指父母有教養兒子的天職,無人可取代,呼籲多花些時間親手教養,與子女一起生活相處。

文章形容的教養殘障父母,在本港多的是,被稱為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家長,他們未必看不到問題所在,但有千萬個理由辯解,例如父母都要工作,哪有時間親自湊仔?安排孩子多上興趣班,是怕他悶,又或要他學自理、多些見識等。

如今雙職家庭確比之前增加,丈夫工作、妻子專心湊仔的家庭模式不再是社會主流,政府2011年的數字,育有0至9歲兒童的雙親家庭之中,雙職家庭比例佔約一半,工時長、加班多,時間及精力上也倍感壓力。

另一方面,港人普遍信奉專業,心想自己教也未必及得上專業人士,若經濟上負擔得來,還不如讓專家教。但正如文章作者Esther所指,理由彷彿非常合理和充分,其實是現代父母的「信念系統」出了問題。筆者同意其說法,就算專業的教育人士又或即使有最好的老師,對孩子的了解,有誰及得上父母?

了解孩子的天賦與特質在哪裏,需長時間觀察與發掘,這角色需父母來擔當。上課或許可教到孩子知識,但待人接物及處世態度,卻不及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點一滴的身教。筆者看見不少孩子,親近工人姐姐多於父母,父母不在家,孩子沒當作一回事,工人姐姐請假一天半天,孩子便哭鬧不已,也看過有些父母空閒時便自己外出應酬,孩子自小在興趣班度日,對父母的感情淡薄得很,年紀再大一點,成績確實不錯、多才多藝,但與父母說半句話也不耐煩。

外國研究:家長影響更勝學校

孩子成長的階段,父母不可缺席,共處期間,孩子從中學習,父母堅持教養的責任,孩子亦感受得到父母的關注。興趣班上學到的硬知識,何必急於塞進孩子腦袋?外國有研究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比就讀甚麼學校更重要(見表)。

作為雙職父母,每星期承諾有幾晚與孩子一起用膳,又或趁孩子還小時,堅持睡前說故事談天,擠一點時間是做不了?抑或不願做?《The Smartest Kids in the World》的作者Amanda Ripley,曾走訪各地與資優生的父母交談,原來他們大多常與子女傾談,說故事、談世界大事,或甚麼話題也可以,因為對話交流之中,便已刺激孩子轉換不同角度多思考,父母怕自己教不好,可能只是小看了自己。

沒有人天生懂得做父母,但當了父母,就要明白及接受教養子女,是天職也是責任,放棄親手教養的堅持,再多的理由也說不過去。一旦成為「教養殘障」的父母,意味你與自己孩子也將愈走愈遠。這一放手,失去的是甚麼,你想清楚真的要放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