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年人是善忘的一群,特別是當上了父母親。擔任教導工作,我們都以成年人的角度與眼光去看待小孩子,要求他們,卻忘記了自己當日作為小孩子的感覺,所以雙方很難溝通。
如果父母只是一心一意照顧孩子,忽略了配合孩子的需要。在教導、相處的方式上,只知道一味滿足他們。為他煮食、洗衣服、清理房間,漸漸的變相成了孩子的傭人;又或者是規限他們,管轄他們,要求他們,漸漸又變相成了孩子的警察。兩者都不能夠與孩子有很好的溝通。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特別是心靈上的聯繫,必需在態度上及角度上作一些調節。對年幼的孩子,我們要進入他的世界,了解他,才可以與他心靈相通。否則,成年人怎能夠理解一個只有五歲大,怕黑又怕事的小孩子,半夜上廁所的困難呢?
中年事業生活穩定的父母,更需要明白青少年人的困惑情緒,面對朋輩、學業,患得患失。成年人如果只強調責任與工作的重要,孩子又怎膽敢告訴你,他不上課是因為害怕面對同學的揶揄呢?





黃葉仲萍
伯特利神學院輔導中心主任
文章摘錄自:給孩子15個A+元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