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父母專訪:「媽咪,將來我都要這樣教孩子」


小有工人貼身服侍,可能有人會羨慕。作父母親的你,想孩子擁有這麼寫意的生活嗎?陳智思太太楊碧鈴以過來人身份分享當中體會:「很依賴!就算長大了,飲水都要工人斟給我;又不懂做家務,發覺不懂得照顧自己,沒有了信心。」經過反思後,她重頭學起;如今何止斟水,更能燒得一席佳餚。當了媽媽,她要求一對兒子學做家務,她親授廚藝;更在其中滲入品德教育,一舉兩得。還少不了非常重要的的Sofa Time呢!




 「梳化時間」work啊﹗

陳太是新加坡人,家庭環境很好,生活無憂,父母讓她自由自在成長。「爸爸不想媽媽照顧我們太辛苦,所以請四個工人照顧我們四兄弟姊妹。」在這無拘無束、舒服的成長環境中,看來自在美好。惟陳太長大後、結婚後,始慢慢發現其不足之處,而且影響甚大。「我小時候好free,令我脾氣很壞;要求多多,少少事便看不順眼,容易發脾氣。後來明白了!如果不給小孩子boundaries,他們便沒有規範,不懂得感恩。對兒子,我學識在適當的時候給界線,『別要這樣跟媽咪說話啊,要平心靜氣地說。』」陳太的大兒子11歲,小兒子9歲。陳太說起當年丈夫跟她談生孩子的想法。「我們已結婚十幾年了,當年他說:『你不會有孩子的,因為你太大脾氣,沒有耐性。』但現在卻讓他『跌眼鏡』了!他問:『何解你整天跟他們一起,不累嗎?』哈哈……」

陳太性格改變全因基督教信仰,她得到前所未有的東西。「內心之前好似穿了,有個洞。信主之後,洞就沒有了。經歷到很深的喜樂,又有平靜的心。」其後,她當上媽媽,就以聖經為教養基礎。「初初不懂怎樣照顧他們,想到以Bible做foundation,用聖經的原則教孩子,需要用『杖』和『杆』教。」丈夫雖然未信主,也配合她,一起上按聖經作教導的父母課程,也跟孩子唱詩歌。陳太讀中文咬字、發音不夠丈夫準確,就請他讀「中文聖經」給孩子聽,他很樂意;陳太邊說邊微微笑。丈夫這些行動無疑給她很大支持,但有一句話更令她窩心。「他下班回家,會第一時間走過來我身邊。他有次說:『老婆!老婆!多謝你!』『多謝我什麼呢?』『多謝你教到我們的兒子那麼乖巧。』聽到這些話,我已覺得就算『好辛苦』,都值得!」陳太的家非常著重親密,夫婦有拍拖時間,兒子有兄弟時間,一家人則有「Sofa Time」(梳化時間)。「我和老公坐在梳化傾偈,仔就在旁邊玩。看著我們有親密交流,知道爸媽關係好,會乖巧些和有安全感。朋友參照過『梳化時間』,work啊!」



  給予機會,就變成習慣
可能有人會以為家境富裕的太太帶孩子特別舒服,陳太可能有點特別。她為丈夫、孩子犧牲過事業,付出過時間、心機和不少努力。陳太本來協助家人打理家族生意,因想好好照顧丈夫和家庭,唯有忍心退下來。「回家仍然想著生意,有點疏忽老公。心想:再過十年,或者我會是成功事業女性,但可能會失去他。神給我好老公,我要珍惜,跟他好好保存婚姻。」賦閒在家,陳太跟大廚學習烹飪,好讓丈夫招呼朋友回家作客,能吃得健康一點。從前飲水要工人協助,現在陳太卻能夠煮出如到會般的盛宴。得著最大的人除了丈夫,當然就是兩名兒子。基於自身經歷,陳太認為應當教曉孩子照顧自己,即使男孩子都應該學。「待他們有能力時就要教,學識終身技能。這令人有自信心,而且在過程中可以滲入品德教育。」她相信習慣做家務,熟練步驟,對整體生活都有益處。大兒子雖然年紀輕輕,已能享受入廚樂;陳太覺得他表現不錯啊。

 
究竟如何從烹飪培養品德呢?「例如煮晚飯,五時開始砌魚、洗雞,六時半開飯。你可以馬馬虎虎做,但亦可以有Time management.,要先煮甚麼呢?炆雞?焗魚?然後,煮飯?烚菜?」慢熟的食物要先煮,快熟的則留後處理,一步一步有系統地完成。「而買餸得來的膠袋,如不太污穢的話,可以留起再用,學習保護環境。如果不想廚房太混亂、污穢,就要一邊煮,一邊棄掉廢物。」陳太相信這些終身技能相當實用。此外,懂得烹飪更能照顧家人。每一個星期,陳生陳太出外拍拖時,哥哥就會煮飯給弟弟吃。「我們請Part-Time工人看顧他們,照應安全;但是不需要給予援手。哥哥煮兩餐,弟弟負責擺好碗筷,及後洗碗碟。」兩人雖然是少爺仔,但他們已學懂處理自己的床單,又會洗衣服。「有些父母希望孩子長大後,懂得服務他人。但小時候沒有做,成長後亦不會做。」自小給予機會嘗試、培養,就變成習慣。「Mami,何時造Jelly?」小兒子問。「他自己想做,而不是為了滿足一個task。有人覺得到街外買就好,但孩子覺得那是親子時間。」

  爸媽參與,make a big difference

當全職媽媽,陳太得著甚豐,她打趣說:「我不介意做『黃臉婆』,不介意不化妝出街。我很喜歡呢!」完全因為「照顧他們我很開心!」開心是因為能與孩子一起,進入他們的世界。「自細照顧他們,很了解他們的強弱;有什麼開心、不開心會分享,我即刻知道。」陳太教導孩子的方法不是一味呵護,還會有punishment,但兒子仍然愛黐著她;連陳生都好奇。「你都很惡,為何他們還愛黐你呢?」陳太的理由是:「他們會知道我教訓他們,想他們學識做正確的事。」遇上衝突,說話語氣,態度相當重要;總要控制情緒,心平氣和。「教寫字,他不願寫;憤怒,打他,最終他都不會寫。我學會了『休息一下』,自己出去祈禱,感到好一點,再來過。」兒子中文作文表現不理想,陳太發現到弱點,就給兒子讀中文書,收集漂亮詞彙,每次練習選10個詞語作文,慢慢改善。兒子學鋼琴,陳太跟著上堂,從旁學習,回家再指導他,「由零到現在考第八級鋼琴,好感恩!他的信心去到另一個level。做事有自信,不害羞;可以在人前表演,在教會當司琴。」
孩子成長有突破,是很多父母樂於看見的事。兒子學習進步迅速,她認為結合了幾個因素。「好老師、好學校、好課程,加上爸爸媽媽參與,make a big difference.」陳太兩名兒子轉校入讀了由她自己開設的學校,成首兩名學生。學校不設考試,只有評估,著重品德教育。「品德不是Subject,會滲入課程中。學畫畫,即使不喜歡畫,都要學用cheerful心態畫出來,畫完不許走開,要仔細收拾用具。回到家中,爸媽要配合學校做法,不馬虎,品德便會內化心中。」「品德做得好,做各樣事都有好成績。」孩子有好表現,不是要用盡時間學習,休息和親子時間重要。「休息多些,星期一至五做功課會快些,不用催促,坐下就做,很快。星期六、日要有親子時間,需要跟爸媽一起玩、笑。」與倆兒子一起,陳太快樂是了。會兄弟爭寵嗎?「他們關係好。父母先要fair,不偏心。」兩兄弟的話更令陳太心甜:「Daddy出門,我同你去拍拖,我帶你去……」「媽咪,將來我都會用這些方法教導孩子。」 mi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