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家事新聞:捨不得子女做家務 愛抑或害?


 



【經濟日報專訊】孩子做家務不如多唸書?孩子都是寶,父母捨不得,結果個個變了港孩,長大後住大學宿舍還要父母外傭執房,有何出奇?不做家務看似小事,但外國研究另有說法,家長別小看了。

早前多間大學開學,有宿舍舍監表示,曾有家長擬動員多人包括家傭、親友等,到子女宿舍協助打掃房間,惹起公眾譁然,難道連簡單執拾小事情,大學生也做不來?


家長重學業 「家課成唯一任務」

可以想像,部分學生嬌生慣養,自小被父母捧在掌心備受呵護中成長過來。事實上,不同於早年,現今經濟富裕年代,還有多少父母會主動讓子女做家務?尤其大部分中產或較富裕家庭,家中有外傭,別說洗碗、打掃,甚至連生果剝皮也不必孩子動手。

今年4月本港一項針對500名4至12歲學童家長的調查指,62%家長稱子女不會幫忙做家務,主要原因包括家長認為家務由父母或家傭負責、子女欠主動等。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父母更注重子女的學業成績,寧願將時間都投放於學習或興趣班,認為如此比起做家務更有「效益」。


有這情況的不止本港,內地採取一孩政策,更加寵愛有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便指,46.7%家長經常會代替孩子做家務,41.4%的家長稱孩子不做或幾乎不做家務。至於外國也有同一現象,美國馬里蘭州人口研究中心於08年已指出,孩子做家務的平均時間降至每日24分鐘,較97年減少12%,與81年比較更大減25%。


美國麻省衞斯理學院曾分析1920至2006年的育兒雜誌,結果發現自80年代之後,有關教孩子做家務的討論愈來愈少。衞斯理學院社會學助理教授Markella Rutherford指,現代家長把家課作為孩子唯一要負責的事。有些家長會用金錢或玩具等「賄賂」孩子做家務,但過往家長會視家務為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


對於家長而言,家務又不是沒有人做,何必要孩子動手?家長心態或者是為孩子好,是愛錫的表現,但專家另有看法,父母不讓孩子有多做家務的機會,或會令其失去更多。


英國關注幼兒機構Parentline Plus行政總裁Jeremy Todd便指,家務有助孩子提升自律能力、責任感及建構自信心,也可提高他們控制時間的能力,以及懂得多為別人設想。他指出,要求孩子在畫畫後執拾桌面、在玩樂後清潔鞋子,應該令孩子視為必然要做的事,而非被罰才要做。





研究:自小做家務 失業機會較低


即使不是出自專家之口,做家務無疑可讓孩子培養責任心,提升自理及獨立能力,以及懂得照顧自己。還有更多研究發現,別小看了做家務,原來對日後人生亦可發揮重大影響。 
如美國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指出,小時候多做家務的人,日後參與社區工作、做義工的機會率也更高,更愛服務他人;美國哈佛大學80年代已發表一項追蹤456名孩子長達40年的研究,發現多做家務或課外活動的孩子,長大後薪金高的機會較大,失業機會則低得多。

近年港孩問題屢次引起討論,不少家長也有反思,一方面擔心子女輸在起跑綫上,故寧願子女的每分每秒都用於學習,但子女變得事事依賴,將來會否也吃虧呢?

一篇名為《輸在起跑綫前——與日本孩子共進午餐有感》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不少本港家長或有瀏覽、轉載,文中提到日本小孩自小培養對做家務的責任感,吃飯後會自動自覺抹枱、收拾托盤碗碟,全程不用大人監工,文中感歎:「到了日本,才知道我們的下一代,已經輸在起跑綫前了,家長們能不汗顏嗎?」不少家長看後也有感歎,指這才是真正的教養。


針對孩子愈來愈不諳家務的情況,不止家長反思,有學校也作出改變,例如北京有中學便舉辦生活技能大賽,引導學生學習削皮、縫紉、煮飯等,也有學校故意在假期功課中列明要求學生做家務,指有助學生養成勤奮、負責及健全的人格。


在香港,港孩成為普遍現象,有中學重推「家政課」;不過,更關鍵還是要家長明白培養孩子從小做家務的重要性。若說不想輸在起跑綫上,更加不要小看這點工夫。

 




摘自YAHOO新聞

捨不得子女做家務 愛抑或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