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專家教細路:「追求卓越」可以去到幾盡?















2015年9月開學一個月內,已有三名學童自殺。據報章所說,是因學業壓力「爆煲」而輕生;類似情況實在令人擔憂。當然,每一個個案的自殺成因可能很複雜,但似乎我們的社會是指向一種意識而令學童選擇輕生。事實上,近年在坊間我們經常聽到「贏在起跑線」;以往在旺角有一個很大的廣告「Impossible is Nothing」,都指向我們的社會要──追求卓越!到底我們為了追求卓越可以去到幾盡呢?


 未雨綢繆與充實時間表

眼看今天香港不少家長,在懷孕期已為孩子將來入讀幼稚園作準備,想法是這樣的:不能入讀好的幼稚園,就不能入讀好的小學;不能入讀好的小學,就不能入讀好的中學;不能入讀好的中學,就不能入讀好的大學,甚至可能考不上大學,那就不能找到高薪厚職的工作。這情況不單在中上層家庭出現,在基層家庭也是這樣。

另一方面,不少父母由子女讀幼稚園開始,已把他們的時間表編排得密密麻麻。每天除了上學,還要參加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和課外活動。每天由起床到晚上睡覺前,有十多小時要上課及溫習;週末、週日也如是,暑假的時間表可能比平日上課更忙。學童每天也疲於奔命,可能比成人工作更辛苦,享受不到作為兒童在這階段應有的無憂無慮生活樂趣。

我這樣說,是否意味著我們不應勤奮努力,追求進步,甚至放棄學業、工作,去拿「綜援」,只等別人救援呢?當然不是,這是另一個極端。


 因材施教、直向比較

當我們靜下來細想,我們的社會好像已經忘記了「因材施教」,這個古老但卻簡單的道理。只盲目地與別的孩子「橫向比較」,即看誰高分、誰多參與課外活動等,總之是十項全能最好。其實,每個人的優缺點就好像我們的外表,非常不同。上天做我們每一個都是很獨特的,不能,也不容易比較。相反,我們與自己的「直向比較」是非常重要,例如:學童可與一年前的自己比較,數學、語文有進步嗎?待人接物有進步嗎?面對困難而不放棄的韌力提高了嗎?


  Serenity Prayer、建立美好童年回憶

也許一個很出名的靜思禱告(Serenity Prayer),可以帶給我們一些面對事情的智慧。禱告內容的中文翻譯是「祈求上天賜予我平靜的心,接受不可改變的事;給我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並賜予我分辨兩者的智慧。」套用在學童身上,意思就是我們必需深切瞭解學童有哪方面可以改進,另外,亦要瞭解學童有哪方面較弱,他們可能盡上很大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可是,問題很多時不是學童本身不能接受自己的強弱,而是家長不能接受,亦分辨不到;硬將一套可能不適合的標準放在兒女身上,令他們苦不堪一言,甚至失去學習興趣。家長亦覺得自己的苦心白費了,埋怨兒女不聽話,感到灰心沮喪,因兒女將來成才的願望好像落空了!

既然家長那麼著緊兒女的學業,目的不外乎希望他們將來有一個美好的前景。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童年時美好的回憶是兒童長大後面對逆境時重要的支柱。故此,我們可想想為孩子帶來一個怎樣的童年經驗,以準備他們迎接將來更大更難的挑戰?以某些前去尋找專業輔導幫助的成人為例,病徵是因為受抑鬱、焦慮困擾,但內裏核心的問題是非常不好的童年經驗,令他們長大後不能面對現今在工作或感情上種種的困難和壓力,甚至形成情緒病。


 重尋卓越定義、好好發揮特長

「追求卓越」這個信念,正正提醒我們需要重新思索一些老生常談,但又非常真實的核心價值:生命質素與成就哪樣重要?結果與過程哪樣重要?到底甚麼是真成功?如何定義?如何量度?生活是否只得一種方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是否只得一個江、一個湖?

作為家長,我們或許會因為認識兒女的限制和不足感到非常失望,因我們對子女總有一番美好的憧憬。但要小心,不要因不能接受現實而繼續強行將自己的期望放在子女身上;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故此,家長必需對自己有多些瞭解,在教養子女的過程當中,需要有極大的忍耐,才能將兒女獨特的氣質好好發揮出來,把他們培養成才。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臨床心理學家
美國紐約州 持牌臨床心理學家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 副院士及認証輔導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