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放工回家,發現家中的花瓶打破了,玻璃碎片散佈地上,大怒之下,便惡狠狠的追問留在家中的一對兒女。分別十歲和八歲的兄妹同聲否認,還言之鑿鑿的表示毫不知情。陳太只好發出最後通牒,警告孩子們若再不說出真相,兩人都將會受到嚴懲。可是,孩子們仍一口咬定,堅稱他們是清白無辜的。對於兩人的連篇大話,陳太只有感到無奈和痛心。
在毫無辦法之下,陳太唯有處罰兄妹兩人,除了克扣零用錢外,還不准他們在一星期內玩電子遊戲機。
事後,當陳太心情略為平伏,再從新審查這次處理方法時,發現她只是將死馬當活馬醫,對事件全無幫助,更未能把握機會,教導孩子要誠實及承擔責任。
所有父母都希望子女養成高尚品格,要對他人誠實不欺,要達到這目的,家長除了要以身作側外,還須了解孩子說謊的背後動機。就拿陳太的孩子來說,他們說謊是源於恐懼--他們害怕一旦說出真相,媽媽便會不高興,自己會被罵被罰,甚至媽媽不再愛他們……因此在訓練孩子誠實時,給予他們安全感是很重要的。
舉例來說,陳太可以告訴孩子:



當孩子描述事件經過時,家長要讓子女主動發言,而他們則只負起從旁引導的角色,並不時要給孩子適當的肯定及讚賞。在聆聽了事件經過後,家長可以透過案件重演法,與子女一起對事件進行分析,及商討預防事件再發生的方法。
潔梅
資深註冊社會工作者
資深註冊社會工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