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青少年自殺現象與迷思
第一次遇見同學自殺是在大學二年級。一清早,老師召集眾同學宣佈噩耗。她語調沉重,簡單交代事件,表達哀傷和理解同學難過之情,並呼籲同學盡快回復正常活動。現在回想這一幕,雖事隔數十年,仍歷歷在目。
二兒子剛升上中一不到一星期,就遇到同級同學跳樓自盡身亡事件。該同學留下遺書,說要學鳥兒於天際飛翔。有同學當場哭了,而大部分同學,包括我的兒子都不明所以然,未懂得如何反應,只知道學校會幫助情緒不安的同學。
最近團體裡的一個年青人懸樑自盡,大家都感到錯愕、震驚。哀慟不安之餘,不禁反問:我可以幫助避免慘劇發生嗎?
從2012年台灣自殺防治中心發表的數據顯示,香港與全球部分發達國家對比,15-29歲年青人的自殺率為8.8/100,000,較全球的平均率11.4為低;而韓國、日本兩個亞洲國家則高據榜首(自殺率分別為28.9及18.5)。姑勿論如何,那怕自殺率怎樣輕微,每一個未到期而自毁的生命都是珍貴的,失去了總令人心裡疼痛婉惜。
香港自60年代以來,經濟飛騰,社會漸趨富裕,但不論成人或青少年的自殺率都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生活在這個高度城市化和高壓的社會,我們可以為他們多走幾里路嗎?
風險因素
要如何識別那些可能走上不歸路的高危青少年?可以試從精神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去總結出一些風險因素:
自殺者有精神病的比率偏高,其中以抑鬱症為最多,其他包括濫藥、酗酒、焦慮症、躁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
自殺者的心理狀况:常感到絕望、被孤立,對解決問題無能為力,思維負面、偏激,甚至二元對立。
性格:常有邊緣人格(情緒不穩定、衝動、怕被遺棄、易怒,人際關係易變、有自我傷害行為等)、反社會人格(違規、欺詐、暴力、不負責任、衝動、缺乏罪疚感等),而自我形像低落的情況也很普遍。
惡劣成長經驗:童年時父母不和、離異、被虐待、性侵犯、目睹家庭暴力等。
腦部生理功能失調: 影響其情緒、衝動及暴力控制。
自殺基因:自殺的雙生子研究、領養研究、家族史研究都確定受遺傳基因的影響。
環境因素:例如經歷災難、創傷;人際衝突,如受欺凌、暴力對待、被拒絕、被責駡,與人爭執,與家人朋友、戀人分離,有家人朋友、戀人去世等。此外,家庭失效,成員間缺乏溝通和照顧,社交網絡支援不足;學業失敗和壓力、失業、欠債等也是激發因素。
仿自殺效應:自殺的社會學研究已證實自殺的模仿效應,傳媒渲染、明星歌星等偶像的自殺行為,甚至一些文學作品裡主角自殺,都可以令青少年仿效。
曾企圖自殺者:是高危一族,他們自殺的機率要比其他一般人高一百倍之多。有部分企圖自殺者是以自殺作為要脅操控的手段,或是想獲得關注,例如:有兒童因不願上學與父母爭執,而危站窗台。雖然如此,他們的危險行為是不容掉以輕心的。幾乎一半成功的自殺者曾有企圖自殺的行為。
對於有精神病、性格障礙、成長於惡劣家庭環境、在人際、學業路上跌跌踫踫的年青人,我們未必能給他們鋪一條坦途,但我們能否擦亮我們的眼睛,透視他們的處境,嘗試為他們提供尋死以外的選擇?
鍾吳麗娟
臨床心理學家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
轉載自:家庭‧家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