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被邀請負責一個關於中年人心理狀態的講座,在發問的環節,很多問題卻環繞在「怎樣和青少年子女溝通」。從中看到很多父母對幫助青少年子女成長感到困難。
青少年進入新階段
Erickson是近代的心理學家,他創立了「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他把人生分成八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危」和「機」兩個極端,各自又有明顯的特徵。在青少年時期的危機特徵是「自我」與「混亂」,所以他們都在尋找「自我」,亦處於十分「混亂」的狀態。他們很想表現自己,但卻不清楚了解自己。但很多時,父母仍然用指導和教訓的溝通模式,實在並不配合這階段。縱然父母的教導很正確,但這時期的青少年為了尋找自我,會傾向不跟隨父母指導。父母因為擁有豐富人生經驗及對子女有良好意願,所以會盡力提供最好的選擇給子女。結果子女因為不想跟隨,會傾向作出相反或不理想的選擇,導致處處踫壁。父母覺得子女反叛,子女又會覺得父母操控,以至關係惡劣。
先要建立良好關係
若要幫助青少年成長,首先要建立良好關係。但如何建立良好關係呢?單憑良好意願並不足夠,要願意付出時間,對子女的分享有興趣聆聽,在過程中要投入。這些要求表面上很簡單,但實際上很多父母都做不到。
良好的溝通模式
有良好的關係,也要配合良好的溝通模式。進入青少年階段,父母要放棄指導和教訓的溝通模式,取而代之,應多說肯定的讚賞說話,多作充滿關心的提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父母傾向指出子女要改善的地方,但缺乏肯定和讚賞。因此,青少年子女並不享受與父母溝通的過程。
雖然知道要多說肯定和讚賞的說話,但若子女偏偏要作不理想的選擇,如何是好?
當遇上子女要作錯誤選擇的時候,父母可以關心的態度問他:「假設有不理想的情況,你會如何處理呢?」如此提問,可避免指導和教訓,又可讓青少年子女思考,在過程中建立自信及解難能力。
進入青少年子女的世界
回想我的女兒在青少年時期,我曾努力看她喜愛的書本,也看她喜愛看的電影。平心而論,女兒在青少年時期喜歡看的書本和電影,並不是我喜歡的。若不是為了明白她的想法及和她溝通,我並不會花這些時間。但看了後,果然能和她拉近距離,亦能增進溝通,能很自然和舒適地和她建立關係。
對子女反應有不同詮釋
回想我的兒子在青少年時期,他很多時拒絕和我傾談,而且態度不好。當時我感到不受尊重,心中覺得憤怒和不滿,我的面色自然也不好看。兒子見我態度不好,便更加拒絕和我傾談溝通,形成惡性循環。後來我了解到他正處於尋找自我的階段,並不是對我不尊重。由於我對他的反應有了不同的詮釋,當他再次拒絕傾談時,我內心的怒氣竟然消失,神態亦變得寬容。兒子見我的態度轉好,便消減了拒絕的心態,形成良性循環。
建構良性互動
現時我有不同取態,當子女和我分享之時,我會放下手上工作,以好奇及有興趣的態度專注聆聽細節。在過程中,接納他們的感受,以關心的態度提問,讓他們思考及建立解難能力;並在適當時候,予以肯定和讚賞。由於建構了良性互動,現時和他們傾談,已成為很愉快的過程。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已能幫助他們持續健康成長。
總結
當子女進入青少年階段,父母需改變溝通模式。當子女能正確判斷事物的時候,要作出肯定和讚賞。若子女判斷不理想,要以關心的提問作出引導,讓子女擁有自己的決定,亦藉此提升子女的解難能力。
在建立關係方面,父母要願意付出時間,以好奇及投入的態度,細心聆聽子女的分享;還要「先情後理」,先接納子女的感受,然後才表達事理。
若父母能學習子女喜愛的事物,進入他們的世界,會更了解他們的想法。子女亦會感受到父母的誠意,這能有效地降低他們的防衛機制,幫助彼此作出深層次的溝通。
當父母明白子女所面對的成長挑戰,會對他們多一份諒解,對他們的反應會產生另一種詮釋,態度亦會隨之而改變。這不但可增強接納能力,大家的心情亦會愉快得多。
除此之外,若父母擁有高尚的價值觀,會贏得子女的尊重。若夫妻恩愛,子女在一個安全及親密的關係中生活,自然會得到健康的成長。
陸振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