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親職的做法都在教導及資料上。有心的父母努力地學習,希望把最好的帶給他們的下一代。但是,問題往往不是父母的認知有多少,而是他們在情緒上是否能夠穩定的執行他們所知的一切。
在電光火石間,成年人能否按捺自己的衝動,不動氣,而又可以由自己的本位轉移到孩子的世界及現實,去明白他所發生的事?那要靠「澄心」幫助父母保持冷靜,能夠把自己從當下的反應抽出來,以客觀的態度去看自己、看孩子。
「澄心」的應用:切合當下孩子的情感需要
有一天剛好在咖啡廳看見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在喝下午茶。5-6歲的小姊姊為了一些事很氣憤,一直在罵小弟弟,但那個少不經事的弟弟(約3歲)一副不相干的樣子,自顧自吃他的點心。小姊姊看見他漫不經心的樣子,氣得爆炸了﹗媽媽在一旁並不作聲,只是打點著吃的。奇怪的是媽媽過了一陣子,轉過頭來跟我說她沒辦法。氣得要命的姊姊因為得不到了解及安慰,終於哭起來。
「澄心」的應用在了解當下發生的事,而不是評理。小孩子的衝突是每天發生的事,事實上也用不著很清楚地判斷對與錯。
「澄心」的當下,我們看見一個情緒波動的孩子,她的哭鬧其實是清晰的求救信號;她需要幫助,她需要成年人在情緒上給她安慰及舒緩。如果媽媽能夠在當下好好地安慰孩子當時情感上的需要,她就可以立時把危機化成建立母女感情聯繫的好機會;並且在感情舒緩之後,可再教導她。
知己知彼:再建神經反應路線
當然,知己知彼是十分之重要。但是,父母自己被困,未能明白或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很難去顧及孩子,更遑論幫助調節孩子的情緒。
我們的情緒或立時的反應,會促使我們走一條短路,而這條短路儲藏了許多過去的經驗。精神心理學者Stephen Porges稱之為neureception (神經環迴系統)。在環迴系統中,我們跨越了思想,只在感官上接收資料,未經整理明白,立時產生既定的反應。像我們嗅到某種餸菜的味道,就彷彿回到當日的場景。經驗是好的、壞的老早就決定了,所以立時的反應都受著以往經驗的影響。
假如父母及照料者能夠停一停、看一看,出來的效果可以不一樣。
小知識:
對腦發展的認識:實際的期望
在三歲之前,我不會跟孩子多講理由,因為他們在那段時期的主要發展在情緒、感覺與活動能力上。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我會安撫他及轉移他的注意力,以致他很快可以重新投入活動之中。
對腦圖的認識
小孩子的腦在0-6歲之間經歷很大,亦很快的改變。
明白這些時期的重點及需要,便可以有更確切的期望。
小孩腦的4部分:
0-8個月──安全感
後腦0-2歲──提供安全及適量的活動
情感腦1-4歲──建立安全接納的關係
理智/分析圖3-6歲──可以開始跟孩子講道理
黃葉仲萍教授
全康澄心基金董事
伯特利輔導中心總監
伯特利神學院學士課程主任、教牧輔導教授
資深沙維雅模式專業及督導
轉載自: 「家庭‧家情」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