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床邊故事:孿生兄弟的任務




















個父親有一對孿生兒子。一日,父親給他們一個任務,就是到家後的山坡上打水。於是,兩人就各自拿著一個木桶出發了。結果,兩人都成功帶回來一桶滿滿的水;父親就大大讚賞他們,然後把兩桶水用掉。

父親問兄弟二人:「明天還可以幫忙挑水嗎?」弟弟扁著嘴巴,回答說:「我不想再去了﹗我這麼辛苦把木桶裝滿了水回來,現在它卻變成空空的。這事無聊極了!」哥哥回應說:「啊?我們不是拿著空空的木桶上山,然後裝滿了水回來嗎?」

孩子,在挑水這任務中,你看到這對兄弟的不同之處嗎?沒錯,兄弟二人雖然同樣完成任務,但他們看這任務的「角度」是不相同的。

哥哥把眼光放在「擁有」上,心裡記著木桶裝滿了水的樣子。這使他能欣賞自己努力的成果,內心得到滿足。弟弟則把眼光放在「失去」上,只想到木桶空空的樣子,於是對這事提不起勁來。


孩子,我們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如天氣、功課的數量或朋友的態度......但有一件事情我們是可以控制的。對﹗就是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了。聖經說:「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廿三7)我們內心的想法,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所以,我鼓勵你用正面的角度去看身邊發生的事情,你的心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喜樂呢!這就是天父希望我們擁有的生命了!


陳志耀Tommy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心靈共舞:孩子「扭計仔」




昨天晚上外出買Pizza。我付錢後正等候著取突然傳來一陣孩子的哭叫聲。我從聲音來源一看見到一位母親像在用武力把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奮力往前拉走。那孩子卻使勁地往反方向傾,與母親角力。由於那哭鬧場面實在太混亂已弄不清那個孩子的要求是甚麼只看到那母親看似憤怒又無能為力地作管教。那個媽媽管教得很辛苦可以想像到媽媽與孩子心裡也實在不好受。


這事情讓我想到對孩子「扭計仔」的管教。有時孩子去到賣精品的店舖,會對母親說「媽媽,我想買這張貼紙。」母親回應「不准買,家裡已有很多」母親說這話真是很合理因家裡真是有很多貼紙。母親的用意也是好的不想女兒浪費。但是,母親可能遺忘了自己也有類似的情況。家中儲存了很多護膚品不知為何在店舖看見一種宣稱既可美白,又可去皺的新產品時,便有迫切的心情恨不得立即把它買回家。若丈夫當時立刻制止還提醒她家中已有很多護膚品,她會感到丈夫不明白自己的內心需要有種不被尊重和體諒的不快。或許,當母親想到此情此景時可能會比較明白女兒看見心愛的新貼紙眼睛發亮的心情。那時,母親或許可以作出同理心的回應。若然母親當時說「那張貼紙真是不錯很美﹗媽媽知道妳很想要但家裡還有十幾張貼紙。如果不買貼紙留下二十元妳覺得可以用來做甚麼有意義的事呢


這時母親除了讓女兒知道自己了解她的需要,同時亦教導孩子理財觀念。老實說孩子買貼紙就好像母親買護膚品般,買的時候也可能出於一時衝動。若遭別人拒絕那種憤怒是源於不被尊重的感覺多於不可以買到「心頭好」。所以父母冷靜的態度及語氣,可以幫助孩子沉澱那購買的衝動,幫助孩子思考想購買的物品是否有真正需要,及可思考把金錢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另外孩子也可從父母合宜的回應學習怎樣明白和尊重他人將來亦有助他們有效地與別人溝通。


或許,我們發覺喜歡「扭計仔」的孩子通常也愛發脾氣原因是那些孩子沒有從照顧者身上學習到用說話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及內心需要。所以當情緒或想法沒法用言語表示時內心充滿了的不滿、不快便用脾氣去表達。如果父母看不到孩子內心的需要未能表達出來或不被別人明白那種辛苦時便誤會他們是惡意的「扭計仔」於是施行嚴厲的管教結果便落入大家「以硬碰硬」的網羅裡彼此也不好受。


相反父母若能明白孩子是不懂得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感受或想法嘗試用恰當說話去幫助孩子表達當時的情感及需要孩子就會像吹脹了的氣球被放氣般不再滿肚「嚕囌」平靜下來。管教的路真是不容易因為當中牽涉了家長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要照顧孩子的不愉快感受真是需要家長有很多愛心、包容及體諒。家長們努力加油啊為您們打氣



鮑周瑞珠女士Belinda Chow
個人及婚姻治療師
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
Prepare / Enrich評估執行師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開放式廚房:媽媽ABC排骨


Food spells Love

Mommy Dearest推介﹗

她表示製作這款排骨,就好似學ABC一樣,很容易。


大家試試看﹗



材料/調味料:

1公斤排骨(有脂肪更好)
 1杯水
 2湯匙老抽
3湯匙米酒
 4湯匙生抽
 5湯匙紅糖
 6湯匙白醋
 7隻辣椒(適量)

製法:

1.洗淨和抹乾排骨,保留脂肪,不要切去。

2.在厚底鍋,放入調味料煮滾。
(辣椒不用砌碎,按個人口味調校醬汁酸、甜、辣度)

3.加入排骨煮。

4.用中大火煮,直至醬汁變濃,不要蓋上。大約煮60分鐘。

5.上碟前,請先試味。


Mommy Dearest小貼士:

1. 不要切去脂肪,脂肪會令排骨保持油滑。
2. 預備多些醬汁,要覆蓋所有排骨。
3. 不要用高火力煮,免肉汁流失;低火力也不宜,免影響肉質。中火煮最好。
4. 不要蓋上鍋蓋,讓醬汁易蒸發及變濃。

嗚謝: Mommy Dearest's Cradle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專家教細路:「專心大王」長成記




不專心對很多家長而言,都是頭痛的題目。專不專心決定了你做事的速度、自律及自理能力程度。效率在學習和工作上十分重要,可是孩子往往容易分心,令事情進行了很久,仍未能完成。的確,環境的改變很難叫人完全漠視。記得從前的我,亦是眾分心大王中的一員,但在媽媽的悉心教導下,我有了極大的轉變。

坐不穩周圍看

從前的我只要環境有些小變動,就會分心。我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某一個悠長的暑假中,媽媽替我報名參加了一個畫畫興趣班。當其他學生都安靜地畫畫時,我卻總坐不定,東看看,西看看。到了下課的時候,眾人都拿着一幅完整的畫作,高高興興地回家,我卻只拿著半幅畫作回家。每次回到家中,我都會跟媽媽評論其他同學的畫作,像個藝術家似的。但是,媽媽一聽,就知道我又不專心了。要讓那時候的我專注地做事,真的比登天更難。

可現在已不同了﹗我從四年級開始,就自己坐車回家,並且在四十五分鐘內完成所有學校功課。考試時,還能有充足的時間翻檢,令我由二年級至今,仍屢次在考試中獲取一百分。究竟是甚麼原因令我有此翻天覆地的改變呢?

請給我專心動力

其實,專心的源頭,就是動力。若無動力,就不能專注地工作,反而會極容易被小事吸走魂魄。由於我和媽媽的關係一向良好,所以我很重視媽媽。有一次,我還算是頗為專心地完成功課後,媽媽把我叫到她的身旁,笑盈盈地說:「媽媽發現恩欣今天很專心做功課,還做得比平日快很多呢!媽媽真的很欣賞你!」說罷,又吻了我一口,令我因此樂上了半天。

第二天,我為了得到媽媽的讚賞,就滿有幹勁地寫功課。當我稍不專心,耳邊便會傳來媽媽的鼓勵,就像「加油」和「真乖」等說話,而每次我都會再投入功課之中。最後,如我所願,媽媽又誇讚我了。

但持續了數天,我開始被讚得厭倦了,不再像從前般期盼讚賞,而專注度也降低了些。於是,媽媽又送了一部精美的計時器給我,說:「這是我和爸爸為了獎勵你乖巧、專心而買給你的,往後你就以它作目標,在它響鈴前完成功課吧!」接著又把一張紙遞給我,說道:「如果你能成功戰勝這計時器,我就貼一張貼紙,當你集齊十張貼紙,就能得到一份自選禮物,好不好?」 

關係好重視父母反應

得到這新挑戰,我十分興奮,剛開始使用時並不覺太難,令我滿有成功感。可是隨着時間減少,這件事變得充滿了挑戰性。我每日都會專注地做功課,希望能比上一次更快。另外,我用十個貼紙辛苦換來的禮物,我亦格外珍惜。

過了幾個月,我已經成了功課快手。我還會和姐姐比賽,看誰做功課的速度較快。有時候是她勝出,有時候是我勝出,但我們二人都樂在其中。這類型的比賽既能提高效率和專注力,又能增進彼此的感情,實在是很好的選擇。

就是這樣,我成為了現在的我。當然,人人的動力源頭不一樣,所以各位家長還是要按情況作出不同的嘗試,例如:玩一些能訓練專注力的遊戲(拼圖、找不同處、萬中找一等遊戲),又或者定目標也可。對未踏進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母的標準就是他們的標準。所以,如果你和孩子關係不錯,你的讚賞和責罵,孩子都會重視。

勿因快慢增減興趣班

另外,曾經有一位家長跟我說:「我的兒子七歲多,他在校十分專心,在家卻總愛玩一大頓,然後才願意做功課。他的成績很好,絕對有能力在一小時內完成所有功課。我曾勸告他,勸他完成功課後才玩,他卻表示功課很容易,玩後才做也行,我實在是束手無策。」經過我的了解,我發現這位家長的兒子其實專注力很好,而且有足夠的能力應付功課,又不是討厭學習。

最後,我終於想通了。依照該家長的說法,兒子的問題並沒有令他在學習上造成障礙,所以並不重要。但長久而言,若他有了這樣的習慣,將來功課量增加時,便會十分吃力。

該家長應堅持讓兒子完成功課後才玩,我建議她可先告訴兒子要實行一週,如果效果良好就持之以恆。即使這樣令兒子把功課拖拖拉拉也好,反正他做得慢,只會令他玩樂的時間減少。相信到了最後,他會醒悟到完成得快對他有好處,並養成迅速做功課的習慣。

此外,我亦要呼籲大家,別因為你的孩子完成功課的速度快而替他報名參加額外興趣班,更不要因為他的速度較從前慢而減量。這樣會帶給他一個錯誤的觀念――慢慢做功課又輕鬆,又能减少參加興趣班。那麼,他就會不專心於功課中,還會做得很慢。


   
羅恩欣  / 小六女生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GO!家長成長班─「低頭一族」家長工作坊





目的:為幫助家長們深入探討成癮行為,並舒緩各種壓力


查詢各類工作坊詳情,請登入以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