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及相片版權屬:「環球天道傳基協會」)
https://goodnewshk.wordpres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arentbloghk/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專家教細路:家庭的失調與再生(下)處理



(承上文: 家庭的失調與再生(上) ) 


功能健全家庭的元素

一個健康或功能健全的家庭,意味著家庭裏各人的需要都能被滿足。要做到彼此的需要被了解和被滿足,可參考「婚前/婚後成長課程」(PREPARE/ENRICH)(*註)對健康家庭的量度提出的兩個指標—─「親密度」和「彈性度」。


1. 家庭裏的「親密度」

一個健康家庭要有足夠的親密,是指在個人空間和親密連結兩者中,取得彼此感到舒適的平衡。這個平衡使他們可自由、信任及適當地分享自己的需要。假如夫婦面對婚姻關係上的不滿足,會坐下來談,有類似以下的對話:

妻:已有很多個星期,可能我太專注做家務了,我開始感到跟你好像滿有距離感。我不喜歡這樣,也害怕,更不願意我們的關係和我們的家庭變成這樣。

夫:是的﹗這段時間我也像一部不停運作的機器,每天只是工作。然後,整晚好似沒有靈魂般坐在另一部機器—─電視面前度過。

健康家庭的父母,還會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跟兒女分享他們的決定,並聽取兒女的意見和了解感受,讓兒女們無懼表達想法、害怕和需要。

兒子:大家都說我很乖,但有時我會感到很不公平,也會生氣。為何一定要乖?我也有不想合作的時候。

女兒:我已感到很厭倦了,經常要像小丑般令大家開心快樂。我雖然是最小的,但我都想自己變得真正有用。


2. 家庭裏的「彈性度」

家庭裡必需容許改變,但關係卻需要穩定,才能健康成長。所以健康家庭的彈性度,是講求穩定與改變兩者間的平衡。家庭裏的角色關係需要清楚界定和維持穩定,又能視乎需要而改變。這就是彈性了,在面對危機時尤其重要。

若以上的模擬家庭裡有足夠彈性,就能讓父母在察覺關係有不滿足後,作出改變行動。他們或許留多一點時間在一起,而不用電視陪伴,又或彼此分擔家事;告訴兒女,他們正努力改善。讓兒女表達看法,讓他們也改變,例如:兒子可把一些默默負擔的家務交給女兒負責,滿足女兒要變得更有用的期望,同時減輕兒子覺不公平的感受,他也可玩樂一下等。這些都是角色、功能和界線上的調節。


健康家庭再生的可能


(父母)這樣做,就能讓一個家庭健康起來嗎?甚至能把一個功能失調的家庭扭轉過來嗎?」因篇幅所限,未能詳細把家庭如何調協以上種種的轉變作清楚交待。但這些過程是能一點一滴嘗試,努力把家庭重新健康地建立起來。正如一開始家庭成員(父母)沒有承認或忽略他們的問題,能帶給家庭系統負面的影響——令系統裡最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成員成為「代罪羔羊」(scapegoat)。所以家庭成員(尤其父母)最終能正面承擔自己的責任,並為家庭系統作出正面的改變行動,能帶動其他成員正面的回響,最後把家庭帶到健康的軌道上。


葉魏佩琼女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高級心理輔導員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 副院士

*註:「婚前/婚後成長課程」(PREPARE/ENRICH)擁有接近40年對婚姻家庭關係的研究基礎,是一個被全球超過11個或以上國家普遍使用,並且認受性很高的課程



專家教細路:家庭的失調與再生(上)成因



們常會把功能失調家庭與酗酒、吸毒、偷竊、性虐待和家庭暴力等明顯和嚴重的行為問題扯上關係。事實上,很多功能失調家庭起初是平平無奇的,就如以下這個模擬個案家庭般:

父親——工作十分賣力,也有點「成就」。在家時不是睡覺, 就是看報紙或電視
母親——不是忙於家事,就是擔心著孩子們
兒子——乖巧、安靜,常被誇讚「不用擔心他的。」
女兒——活潑可愛、漂亮,並很會逗樂家人

或許你會問:「這樣的家庭怎會屬於功能失調呢?」

功能失調家庭的演化

從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的角度來看,只要任何一個家庭成員被「衝擊」,都會震盪其他成員,及至整個家庭。

當以上家庭的父親持續地工作和看電視,而母親持續地做家務和憂慮孩子,這對父母越沒有關心自己,更沒有培養婚姻。大兒子越會處理好自己,不用母親擔心;小女兒則令自己變得更可愛,讓父母更開心。漸漸地,父母會開始感受到婚姻中的空虛。這些感覺構成壓力,但無人提出,壓力就持續著。結果,母親對子女變得更憂慮;父親更多時不在家,或更專注看電視;大兒子更乖巧合作,小女兒呢?通常在系統裏是第一個受不了的人。她帶著父母在婚姻裏的壓力act out,例如:逃學。父親開始關注,母親更多擔憂,大兒子更沉默、更合作;但接下來,女兒甚至沒有回家,要被警察找回來。

這系統面對衝擊了!混亂了!怎麼辦?

家人一般認為現時問題在小女兒身上,讓她接受輔導和治療就好。為了幫助她,家人甚至願意一起參加家庭輔導。可是,有經驗的輔導員在檢視整個家庭系統後,會把焦點放在父母身上。家人會對此感到困惑,因為他們只打算修正小女兒的偏差,認為其他家人沒有問題。這是家人常有的反應,他們很多時會決定終止輔導。

很可能直至小女兒出「大事」了,犯法或遭遇不幸而被「關起來」,需接受強制治療或住院治療;在她不受功能失調的系統(家庭)影響的情況下,才被聆聽,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才會漸漸「好」起來,並可以回家。

大家都以為問題過去了。不是的﹗因為在這系統裏的其他人沒有改變,父母沒有挽救不穩妥的婚姻,大兒子沒有處理隱藏著的委屈和不滿……所以在不多的日子後,這家庭又會故態復萌。小女兒會再度成為家庭問題,承擔了顯示家庭問題的角色。有時或會轉由大兒子承擔這角色,可能突然患上莫名奇妙的病,或成為一名宅男,終日足不出戶等。若家庭成員一直抗拒接受治療,拒絕正視個人或關係上的問題,就很可能演化成我們一開始提到,可怕的、有嚴重問題的功能失調家庭了。 (待續......)



葉魏佩琼女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高級心理輔導員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 副院士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夫妻「心」事:同心打掃‧夫妻互建



對夫妻由結識,成為朋友、表白、追求、相戀,以至結婚,過程雖因人而異,但肯定各有特色,多數足以讓兩人回味半生。不需要驚天動地的經歷,因相愛而結合,就是兩人共同擁有的美事。

這美麗的相知、相愛,加上廝守一生的承諾,就是往後幾十年的婚姻生活最堅實的基礎。

夫妻共同建立新家庭,一同承擔新角色、責任和挑戰,大家同樣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因著角色、處境不同,有時彼此也未必能完全感同身受。有些夫婦溝通良好,壓力能從交流、互勉中消除。有些卻不習慣表達,久而久之,形成障礙。問問自己,當發現問題,感覺不對勁時,會告訴老公/老婆嗎?又會選擇當作「沒事」發生嗎?以為自己忍氣吞聲,事情就會淡去或平伏過來,實情又是不是這樣?

由籌備婚禮,預備新房開始,是兩個人真正需要多多用功、用心,好好互相配搭的第一步。新房通常被佈置得清潔、亮麗,甜蜜溫馨。婚後,這個家必需時不時打掃、保養,才能保持整潔光鮮;否則,便一屋污穢,積塵、不衛生了。婚姻、感情、夫婦關係不是一樣嗎?

欣賞開心見城交流的夫妻,有誠意、有愛的溝通,必能互相建立生命,必然對家庭有益、有建設性。夫妻在一起生活,無論日子平順或不順,總有更新的需要。

相處遇上障礙時,何不回到當初?回到那美好的基礎上,重溫情義。何不由自己先去道謝,讚賞對方的付出,再一起挽手出發呢?


博師奶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家事新聞:家傳之寶當垃圾 老公鬧爆老婆


家傳之寶當垃圾 老公鬧爆老婆 
40年鹹柑桔 老鼠仔浸酒被丟棄


【晴報專訊】珍藏被當垃圾棄掉,誰不心痛。有男網民不滿太太將媽媽生前留下、浸了40年的鹹柑桔及老鼠仔酒逕自扔棄,氣憤之下痛罵太太是賤人!有社工指,難評估配偶的私人物件價值,建議代為收拾時勿輕易扔棄,以免引起爭拗。

這位網民指最近忙於搬屋及搬寫字樓,繼早前發現太太扔掉其舊手提電腦及老鼠仔浸酒後,日前又發現家中三大缸鹹柑桔不翼而飛。「鹹柑桔同老鼠仔酒係我媽六月過世時留低,浸咗40年,唔知幾時畀個賤人掉咗。問都唔問,仲死唔認錯,仲話我無話要留!」

不坦誠溝通 關係將拉遠

帖文引起熱議,有過來人指丈夫收藏10年多的陳年冷衫,本想把它們扔掉,但知道是奶奶親手織的,故不敢動分毫。有人表示同情事主,聲稱父親常不問過母親,便扔掉大量珍貴舊紙幣及陳皮,惹來家人不滿。另有人認為,事主如斯惡罵妻子,揶揄他也非省油的燈。

圓滿關係中心總監暨心理輔導學家蔡綺文指,老夫老妻以為結婚多年,可代對方決定棄掉哪些私人物件,惟往往因此觸發衝突。「曾有50多歲男士愛環保,常收藏包裝食物盒及鐵罐,妻子不滿屋企如垃圾房,最終把丈夫『收藏品』棄掉。但丈夫就不滿妻子未問先棄,兩人吵至要分房瞓!」

蔡綺文坦言:「就算結婚多年,大家也非對方肚中的蟲,千萬勿抱『佢都唔要㗎啦』、『我以前都係咁幫佢扔掉』等心態。」她認為縱然是夫妻,兩人間價值觀也有分別,若雙方不肯坦誠溝通,關係只會愈拉愈遠。

互相尊重 勿代對方作主

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督導主任伍偉湛說,曾有太太埋怨丈夫常不收拾東西,而丈夫則怪責妻子逕自亂動其私人物件,使他難以找回自己的東西。「丈夫認為自己的東西是亂中有序,太太執咗後仲難找回物件。」

伍偉湛認為,因難以估計物件對配偶的價值,基於互相尊重的大前提,棄掉其物件前應問准對方。他建議即使代對方收拾,最好待另一半自行決定是否棄置物品。


轉載: 家傳之寶當垃圾 老公鬧爆老婆 | 晴報Sky Post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父母專訪:讀寫障礙‧媽媽的突破


孩子帶著不同的素質出生,父母別無選擇。如果某天突然發覺兒子學習有障礙,發脾氣時能把8吋床褥跳爛。除了憤怒、難過、無奈……還有甚麼?妙如告訴大家,還要有愛和接納。雖然愛和接納沒有奇蹟地把兒子變回正常,卻令兒子與她有商有量,容讓她進到他的範圍裡與他同行。



媽媽要先接受他

「教他默寫三個英文生字,他都記不住。」妙如發現當時讀小一的兒子出問題。經醫生診斷後,知道兒子患有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及恐懼症。兒子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獨處,天黑要找人陪伴。妙如初時難以接受事實,還得反反覆覆接受不同的檢查,她形容自己「好傷」。「接受現實去見醫生已經難,更要我面對很多提問、大量問卷,不斷重複的回答:『是不是因為你的教導,導致他出問題?』先生不插手,家人不了解,老師不接受,只認為是他兒子懶惰、『曳』。」四面八方湧來的壓力,困擾著妙如,但天生的母性讓她很快明白一件事,「我相信媽媽要先接受他。」

兒子愈大,脾氣愈厲害;控制情緒能力也弱。「他腦內收集了許多信息,但是未能表達出來,感到不開心,便會以發脾氣去宣洩感受。有次外婆說了些他不認同的話,他『嘭』門,弄到很嘈吵。後來更撞外婆,把她的手鏈扯出來擲爛了。破壞力最驚人的一次,就是跳爛了一張8吋厚的床褥,他控制不到自己。更試過因考試壓力,在家中大聲吵鬧,把玩具全部倒了出來,令到屋內凌亂不堪。」二、三年級時,說也說不通,只有接受、包容。但兒子長到四年級,終於明白多了。「以前每次回家見到寸步難行的地板,無可能平靜,一定罵。但罵了一會,自己反省,『繼續罵有何益處?罵了三分鐘,就是對他好?』吸一口氣,安靜地收拾。」她突然的沉默,兒子說:「阿媽,對不起﹗」 


面對生命的事

憤怒過後,就是接納。接納他的本相、行為,再者就是開導和教導。「『你可以擲公仔,打枕頭發洩,不要大發脾氣。你早晚都要學會控制情緒。今次控制不住不要緊,下次再努力。』有時我會講『阿媽情緒不好,你給我一些時間冷靜。』他就會行出房。我要他知道阿媽都有情緒,但情緒不好,都不可以帶來殺傷力。」雖然妙如盡力克制自己,但免不了有怒髮衝冠的時候。當兒子和小女兒打架,她就忍受不住出手了。「一個咬到有兩個牙印,一個被弄損。我用衣架打他。他靜下來後,跟我說『阿媽,你都有不對,你沒有了解事件。是她先打我?』我說『我打錯你,對不起﹗但妹妹比你弱,我雖然是你媽媽,都會錯。當我做錯時,多謝你提點。』」兒子接受她道歉,母子更築起溝通橋樑。

「他本來不擅表達,最初他甚麼都不講我知。現在知道阿媽容許他講,他放膽了,彼此信任。有時罵他,他會說:『不喜歡你的態度,你提我,我反而會聽。』」媽媽開放自己,兒子也仿效,主動攬攬錫錫媽媽。對外,妙如也不隱瞞兒子的情況,反而鼓勵兒子告訴同學。「我不避忌。初時他經常早退見醫生,同學問他原因?我鼓勵他告訴別人要去做檢查。」不僅她接納兒子,她也希望兒子接納自己。「我告訴他每個人都會病,只是患不同的病,各有際遇。沒有人會選擇在飢荒地區出生,但既然出生了,就要勇於面對生命的事。」


選擇還需放手

豁達、積極的生活態度,令妙如避免沉溺在埋怨的泥沼中,才真正幫助到兒子。「他恐懼吃藥,我說『醫生說對你有幫助,你不試怎知好不好?總要試試才知道。』他每次吃完藥都嘔,很怕﹗我仍然鼓勵他試,若他不吃,我亦不強逼。聖經說『不可惹兒女的氣』吃一吃,又停一停,反反覆覆。最後,他覺得有幫助了,還自動自覺。我引導他,希望他自己選擇。『這件事是不是幫到你?』是,就要做;不是,可以不做。但是,一定要嘗試。」妙如的示範讓人知道,原來成功的教導,不是一味以父母的權威去威逼利誘;而是給予孩子適當的選擇權,再加堅定的鼓勵和體恤。

放手是需要的,縱然是掛心,也要試一試。「我最初打算辭職照顧他,但醫生說『如果你長期在他身邊幫他,可能對他不好。』我決定繼續工作,讓他自己學習克服難題。他不怕天黑了,可以獨處。」他還會煎蛋、煮麵,有空就出外散步,有時邀請同學回家玩。「有家長告訴我,我兒子能獨自背書包上學,很醒目。又有人說,下雨天時見到我兒子狼狽不堪……我要接受一件事,雨不會危害他生命,他需要磨練,我需要放手。」放手並不代表不擔心,不害怕。「我交回給神,求神保守他。我相信天父不會給他翻不到身的陷阱,跌下能起身,這就幫到他。」兒子的表現也沒有叫她失望,「第一次乘車上學過了站,他說『乘回程車就行了』。有姐姐問他可有零錢?『有八達通呢﹗』」

              
恩典真夠我用

「錯不重要,錯只是一個學習過程,只要知道錯甚麼,下次不再犯,就很值得。」妙如教子有她自己的想法,有時會令旁人為她抹一額汗,但兒子確實不斷長進。本以為妙如有尋求機構協助,但她說「無精力上堂,協會太遠,我自己教。從信仰上看神怎樣教導,愛和接納是最大因素。神以愛接納有罪、有瑕疵的我,我為何不能接納他?」妙如謂一直經歷著神的愛,面對孩子、家庭、經濟、夫婦關係,照顧家人等問題,看似她獨力承擔,但實在有神同行。「每次經歷加深了對神的認識,面對世界,就如聖經所說『除祂以外,別無其他倚靠』。」

妙如相信神愛她,她就懂得愛兒子,連兒子也感恩。「曾經有一次,他令我很開心,他說『我這麼特別,所以天父給我特別的媽媽。』」妙如一直笑容滿面,談起兒子過去幾年的生活點滴,完全沒有半點痛苦神色,內心的平安假裝不來。「信和不信都要面對這件事,但信主就多了傾訴對象,多了恩典,體會到神的真實。靠著神的恩典,看見兒子有很多變化。我得著『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的喜悅。我受的苦比起耶穌受的,微不足道。面對的事情多,但我信神的恩典夠我用。」 miu





訪問重溫:初次刊登 2008年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心靈共舞:孩子焦慮哪裡來?




        對於有些孩子,一連串小事件積聚,也可引起焦慮的行為。假如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件顯著的事件引起焦慮,焦慮便好像無緣無故的侵襲。不過,每個人對事情的經驗和感受都不同。有些事情影響這人,但卻不影響那人。

焦慮的普遍原因:失去、受傷、創傷、健康問題、艱難的懷孕過程、產難、與家庭過早分離、受虐或被忽略,以及目睹暴力事件,均會叫人提高意識;像編寫了一個自動程式般,驅使人變得異常警愓及自我保護。

孩子聽到的比我們想像的多:小朋友的思考是非黑即白──他們並沒有成年人客觀處理資訊的能力。孩子有所謂「奇幻思維」(Magical Thinking),即他們常常感到自己要對周圍世界負上責任,他們亦用這邏輯來解釋身上所有的事物。他們以為只要自己去想或做「正確」的事,便可以控制和改變事物。小朋友握著這種信念,甚至這對他們行為的影響可以持續一生之久。

血跡班班的雙腿

以前曾見過一個小女孩,母親認為孩子的焦慮構成行為、個性的問題;不願接觸別人,所以把她帶來見輔導員。

  見她當天天氣很熱,但是孩子穿著長袖衫褲。我正奇怪的時候,母親捲起孩子褲管,我看見腿上滿是傷口。據媽媽表示女兒每天晚上都抓過不停。緊張的媽媽每天晚上都會叮嚀孩子不要去抓,偏偏這卻變成了提醒般,每天都掉進這種循環之中。後來,我再深入了解家庭的問題。我發覺父母早已離異,由母親個人負責撫養孩子,但是父親時不時上門借錢;甚至父親負債,債主追上她們的家。

  聰慧、敏感的孩子看在眼裏,她很難分辨事情與她有甚麼直接的關係。但是母親的擔心也成了孩子的擔心,孩子不知不覺地了一個感情的重擔。她覺得自己要保護母親,要為家庭付上責任。有些小孩子更承擔了父母的責任,以討好來取悅父母,希望父母不會再有爭執。有些孩子則以努力唸書,來營救他們的家庭。這些過度負責任的孩子變得特別乖巧、勤勞,因而失掉孩子該有的童真。

柔靭力──從焦慮困難中復原的力量


「柔靭力」是一個人應付壓力和逆境的能力,它可以讓人:(1) 重新振作,以回復到從前正常運作的狀態;或(2) 運用逆境中的經驗,產生猶如「鋼化」的效應,讓生活比預期好。如果孩子對事情有所準備,與照顧者有安全的依附關係,或者在以前的壓力中吸收到正面的訊息,又經驗了正面結果,「柔靭力」便會增強。

上學會讓年幼孩子產生高焦慮。因為他們的日程會改變,背負的期望改變,接觸到的聲色刺激更多。同樣,看牙醫,見醫生或到醫院,也會給孩子帶來焦慮。確認這點,並為孩子提供支援,對建立小朋友的「柔靭力」相當重要。

醫生:個案增或因家長催谷──返學即嘔

5女患開學焦慮

  新學年將開始,若子女聽到返學就不適,或患上「新學年焦慮症」;有年僅五歲幼童每逢上學便嘔吐,母親不惜辭工照顧焦慮女兒。有精神科醫生指,近年學童患憂慮症案上升,或與家長催谷有關,尤其是孩子報讀學前Playgroup。

  鄧小姐的女兒五歲已有焦慮症,K2新學年不肯上學,常無故嘔吐,持續整星期,鄧小姐甚至要準備三套校服,以防女兒弄髒校服藉口不上學,又陪女兒上學,雖能慢慢減低對上學的焦慮,但對生活的焦慮感卻日趨嚴重。鄧小姐說,與女兒到商場逛街兩小時,有1.8小時都在洗手間門口排隊,只因曾提醒女兒商場人多,想去洗手間要預先告知,女兒因此緊張,常感覺要去洗手間,後經醫生確診患上焦慮症。鄧小姐自言非「怪獸家長」推測壓力與焦慮來自女兒本身有讀寫障礙,擔心被同學或陌生人恥笑,從而產生焦慮。

怕無得去 外出九成時間排廁所

  後來鄧小姐辭工照顧女兒,由於女兒易對新環境焦慮,鄧小姐每天陪她建立規律生活,免到新餐廳用膳;又在考試前一天準備女兒最愛芒果布甸作獎勵,減低其對考試的緊張感。現就讀中六的女兒已平復焦慮心情,更會與媽媽說:「不如我們今天試新餐廳,看看我會不會緊張?」

  根據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統計,焦慮症學童的求診個案,約佔整體兒童精神問題求診的10%,年紀最小約五歲,而在新學年前後,求診人數會增加。他指壓力會增加憂慮,而這種壓力來自多方面,如家長過度催谷、自我要求過高或面對新挑戰時產生憂慮等。


資料來源:晴報1/9/2014


假如家長能夠先跟孩子談談他將會面對的事,事前準備他們,讓孩子有機會提出問題,這空間能幫助他們迎接改變和將要發生的事,是非常有用的。



黃葉仲萍教授
伯特利輔導中心總監
伯特利神學院學士課程主任、教牧輔導教授
婚姻及兒童啟導中心董事
資深沙維雅模式專業及督導